下载此文档

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摘要:国家发改委《“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指出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鼓励立足具体应用场景发展多元化储能技术。其中,2025年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逐年增多,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举措推进储能技术研发,目前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正在大范围向适配频繁充放电、高容量、高响应的电化学储能转型。关键词:电化学储能;灭火救援;锂电池;火灾扑救据不完全统计2011-2022年,近十年间,全球储能项目主要火灾或爆炸事故32起。目前公开的储能电站发生事故造***员伤亡的主要有两起:一起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公共服务公用事业公司(APS)发生的大规模电池储能项目(三元锂电池)爆炸,造成8名消防队员受伤。一起是北京国轩福威斯光储充技术有限公司(磷酸铁锂电池)发生事故,造成2名消防员牺牲,1名消防员受伤,电站1名员工失联。事故原因归类有:固定螺栓顶部对外壳持续放电产生高温引发火灾;施工期间接线失误引发火灾;储能电池内部金属锂沉积和枝晶生长;电池系统缺陷、应对电气故障的保护系统运行不完整、运营环境管理不足、储能系统综合管理能力欠缺等。一、电化学储能电站主要系统功能电化学储能电站采用电池作为储能元件:①电池组(电池成组方式,电芯:,350Ah;模组:8个电芯串联(,350Ah);电池簇:29模组串联(,350Ah);电池堆:5簇并联形成电池堆(,1750Ah))。②电池管理系统(BMS):检测电池的状态(温度、电压、电流、荷电状态等)为电池提供管理及通信接口的系统。③储能管理系统(EMS):通过采集电池组、储能单元的实时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控制,满足电网调峰、调频需求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需要。④储能电站监控系统、储能变流器(PCS):控制充放电,进行交直流变换、升压变压器、等协同配合,实现电能的循环储存、转换和释放。⑤辅助系统:空调系统(包含2台20kw制冷工业空调及风道,确保电池温度控制在15~35℃)+消防系统(电池仓采用七***丙烷气体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灭火系统。当防护区发生火情时感温、感烟探测器发出火灾报警信号。通过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的逻辑分析后,发出灭火指令,启动容器阀,释放灭火剂;阀上设有手动按钮,紧急情况下可进行机械应急手动操作灭火)。二、热失控原理热失控就是指锂离子电池内部电流和温度均升高,且互相促进的现象。锂离子电池内电解液和隔膜为可燃物,在不同荷电状态下,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可分别成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短路后易自发热燃烧;电池还可因内部或外部的热源加热,都可能触发电池火灾。例如:电池内部短路、机械滥用引起电池内缺陷短路等,电池内短路可由电能转化为热能,热源引发电池内隔膜、电解质分解,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触发正极相关反应、嵌锂态负极相关反应,最后导致电池热失控,分解产生颗粒物和CO、CO、HF、H、低碳烷烃类等气体。22三、常见事故类型及分险⑴火灾:电池持续热失控的结果是引起火灾甚至爆炸,并具有深层固体火灾、电解液流淌火灾、可燃气体喷射火等多种燃烧形态,且电池持续放电特性,极易复燃。⑵爆炸:热失控产生的电解液蒸汽和易燃易爆气体聚集达到爆炸下限,引起空间性化学爆炸。注意燃烧和爆炸往往相互作用,燃烧不能认为不会爆炸(与空气混合的浓度不够)⑶中毒:泄漏出电解液及热失控产生的CO、HF、HCl等物质容易引起人员中毒。⑷触电:断电既要切断市电、光伏发电等外部电源,也要按照上断一级的原则,断开事故电池舱、簇断路器、继电器以及PCS、主变压器,切断储能母站与子站连接母线,将事故部位实施物理隔绝。未确认断电,高压容易造成触电风险。⑸化学灼伤:电解液及热失控产生的HCl、HF遇水变酸,在空气中形成酸雾,容易造成灼伤。⑹超细粉尘:燃烧爆炸形成镍、钴、锰等超细金属粉尘易对人体(肺部)危害大,加剧尘肺风险。四、应急救援处置程序1、途中指挥辖区消防救援站指挥员及时联系报警人或事故单位,行进途中进一步了解核实事故现场的人员被困、灾情发展(现场烟雾、火焰形式,燃烧或爆炸情况、火势蔓延趋势)、固定灭火设施动作情况,以及采取紧急措施等情况,预判灾情发展态势,明确侦察、警戒、安全管控等任务分工,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视情请求增援。2、车辆停靠⑴从上风或侧上风方向接近现场,并在事故区域的上风向或侧上风向划定安全集结区。其中,单个独立设置的撬装式储能电站不少于200m,2个以上撬装式储能电站不少于500m;站房集中式单层布置的储能电站不少于500m,站房集中式立体布置(2层以上)的储能电站不少于1000m。参战人员和车辆必须在安全集结区集结待命,不得贸然进入事故现场。⑵充分利用地形地势条件设置防冲击屏障,与事故建筑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避开爆炸泄压的门、窗、孔洞和泄爆口。3、安全管控⑴根据储能电站电压、电流、容量、事故现场环境以及爆炸冲击可能产生的风险危害,实施安全管控和交通管制。⑵根据灾情特征严格等级防护,切实做好防爆炸、防中毒、防触电、防腐蚀、防灼伤等措施。⑶多点设置安全员,全程观察、监测现场危险区域和部位,实时监测可燃、有毒气体浓度和带电情况,及时预判可能发生的危险迹象,预先确定撤离信号,明确撤离方式和路线。⑷现场成立紧急救援小组,实时关注现场情况,做好行动准备。4、火情侦察⑴信息核查①核查储能电站类型、功能,以及电池堆(站)、电池模块(簇)、单个电芯的容量、数量、电压、电流、温度等数据。②核查电站高/低压配电室、电容室、光伏发电进出线路是否断电,电池储能系统中逆变器、互感器等配件是否完好,电站工况(试运行、正常运行、检修调试、扩能改造等)情况,是否使用梯次利用的电池,以及自动灭火系统动作等情况。③通过电池管理系统(BMS)、监控视频、烟感报警等系统,核查电站相关数据资料,调取单位平面图、装机图、流程图、线路图、控制图等基础资料,核查与储能电站相连的地下管线、电缆沟、外部建筑等情况。⑵现场侦察①在单位技术人员、技术应急处置队或专职消防队配合下,研究制定侦察方案,明确侦察人员组成和任务分工。侦察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为主、共同实施。②无人值守、远程控制的储能电站,优先调取上级控制系统相关数据。③现场情况不明,使用消防机器人、无人机抵近侦察,利用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仪对周边及内部进行检测;通过内部监控视频,判定电化学储能站事故类型、发展阶段和灾情等级。5、灾情研判由能源、电力、消防等行业专家以及单位负责人或技术人员共同研判。⑴核实确认事故现场是否已处于输入、输出断电状态。⑵核实事故电池堆(站)电池电化学体系类型,单个电芯、电池模块(簇)容量和形状,以及数量、电流、电压、温度、装机容量等,预判最大爆炸破坏力波及范围和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范围,为人员疏散、警戒管控、车辆集结、处置区与工作区划分等提供依据。⑶现场专家组对灾情态势进行全面评估,确定灾情发展阶段,明确处置时机和对策措施。消防救援力量根据专家组评估意见,会商确定处置措施。在情况不明的情况下,消防救援力量坚决不靠近、不处置,不得贸然进入。6、技术应急处置由单位技术应急处置队或技术专家负责。⑴对储能电站所有进出电线路实施断电,包括国家电网、市政电网、火电、光电、风电等其它能源,输出、输入、站与站之间的线路。⑵优先使用固定灭火系统,未经行业专家或单位技术人员评估确认,不允许打开室门,防止破坏密闭空间的灭火抑制环境。⑶提供电站的平面图、装机图、流程图、线路图、控制图等基础资料,协助调集电池管理系统BMS管理系统、视频监控等数据资料,为指挥部决策提供技术支撑。7、消防技战术措施坚持“安全防御、控制燃烧”的原则,必须经相关领域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研判评估后方可组织实施。⑴经评估确认,事故储能电站具备处置条件,要设置防爆炸冲击屏障,利用遥控消防水炮、水力自摆消防水炮、高喷消防车臂架水炮等远距离控制火势、冷却降温。如需抵近作业,有条件的一律采用消防机器人前置部署阵地。对其他未着火的建筑或区域设置水幕分隔保护。阵地部署完毕后,人员要及时撤离至安全区域。⑵经评估确认,储能电站不具备处置条件的,利用消防机器人稀释、水幕分隔的方式,实施稀释降毒抑爆,第一时间疏散人员,阻截辐射热,保护周边建筑和重点目标。严禁将水直接射向未着火的储能电池模块(簇),避免处置不当造成储能电池模块(簇)短路。⑶针对设置在露天区域的撬装式储能电站火灾,优先使用固定灭火系统,经评估需出水冷却的,应在撬装4个角的钢柱45度方向,距离50米处设置移动水炮对两侧箱体以及顶部进行冷却,人员要迅速撤离至安全区域。⑷如有人员被困,应坚持“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在初期阶段确保营救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实施救援,同步利用水枪掩护,实施冷却降温、控制火势。⑸明火扑灭后,应对电池堆(站)间内的电池模块(簇)、组合电池、单个电芯进行持续冷却至正常环境温度。8、现场清理在冷却降温至正常环境温度后,方可开展清理工作。清理事故现场时,必须在储能电站技术人员配合下,做好个人防护,穿着电绝缘服、电绝缘鞋和手套等全套装具,全程利用有毒、可燃、漏电探测仪进行监测,坚决克服麻痹思想,防止发生漏电、触电等意外伤害。五、注意事项1、现场情况不明,坚决不靠近、不处置,不得贸然进入,不得盲目射水灭火,优先利用消防机器人作业。2、严禁带电作业,核查电堆、电站最大电压、电流,做好安全防护。3、核实单位技术应急处置队和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防止工人误操作,导致事故扩大。4、在技术人员实施断电、切换电路工艺的过程中,严禁消防力量与其交叉作业。5、储能电站电压一般在400-700V之间,有的可能高达到1000-1500V之间,电流一般在120—200A之间,对没过火的电池模块、电池堆严禁射水,防止短路引起热失控爆炸或触电。6、当储能建筑内部突然冒出大量白色、灰色烟气或发生爆燃喷射火时,必须紧急撤离安全区域,再进行风险评估。7、严禁在爆炸泄压的门、窗、孔洞和泄爆口等处部署阵地,并与事故区域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8、将事故电站整体纳入现场风险评估范围,充分考虑违规设计建设、电缆井地下隐蔽形式连接、企业擅自增加容量、固定设施故障等隐患问题,全面预判潜在的各种风险。9、全程、实时监测现场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严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人员中毒。10、注意储能电站周边架空输电线路,部署作战阵地应与架空输电线保持安全距离,防止触电伤害。结束语: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是今后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全问题不容小觑,面对新领域、新业态和新理念的蓬勃发展,聚焦难点热点问题,如何高效、快速、科学的处置给消防救援人员带来极大挑战,防范和处置此类事故,总结事故规律特点,更好地助力队伍实战能力提升。

基于电化学储能电站灭火救援技战术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754 KB
  • 时间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