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2020年4月:..目录前言..........................................................................................1一、总体要求..............................................................................2(一)指导思想.....................................................................2(二)基本原则.....................................................................2(三)建设目标.....................................................................3二、构建方法..............................................................................3(一)建设依据.....................................................................3(二)构建思路及架构.........................................................4三、标准体系..............................................................................7(一)标准体系结构图.........................................................7(二)标准分类说明.............................................................7(三)标准体系表...............................................................11四、组织实施............................................................................141:..前言为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推动车联网产业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推动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组织制定《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车联网产业是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建设指南》充分发挥标准在车联网产业生态环境构建中的顶层设计和基础引领作用,按照不同行业属性划分为智能网联汽车、信息通信、电子产品与服务、车辆智能管理等若干部分,为打造创新驱动、开放协同的车联网产业提供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组织制定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主要针对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工作需求,指导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及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领域标准化工作,推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车联网技术应用与发展,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水平,并逐步与《建设指南》其它部分共同形成统一、协调的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架构。1:..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国家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战略,发挥标准的基础性和引导性作用,满足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工作需求,加快推进现代科技与交通管理的深度融合,促进车联网技术和产业发展,建立适应我国技术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加强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基于《国家车联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结合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实际,科学确定发展重点领域,合理规划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结构,满足车联网产业发展需求及车联网环境下车辆管理需要,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坚持创新驱动。强化以车联网科技创新为动力,推进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服务公安机关交通治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跨越式发展,提升车辆智能管理标准化水平,加大标准实施、监督和服务力度,提高标准化效益。坚持实战引领。坚持突出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保障车联网技术落地应用为着力点,以提升车辆智能管理能力为落脚点,优先制修订保障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等工作的相关标准。2:..(三)建设目标针对车联网产业发展技术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及道路交通管理行业应用需求,分阶段建立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到2022年底,完成基础性技术研究,制修订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等领域重点标准20项以上,为开展车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车联网城市级验证示范等工作提供支撑;到2025年,系统形成能够支撑车联网环境下车辆智能管理的标准体系,制修订道路交通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业务领域重点标准60项以上。二、构建方法(一)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条规定:“机动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后,方可上道路行驶”。车辆管理是公安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性、服务性和技术性等基本属性,具体工作内容为拟订相关政策、法规,开展机动车登记、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协同有关部门监督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等。构建科学、合理的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应在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整体框架下(详见图1),充分考虑当前车联网产业发展水平和趋势、公安交通管理领域车联网技术应用需求、道路交通管理法律法规政策、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现状、交通参与者行为等方面影响,满足公安3:..交通管理工作实际需求。国家法律、政策、战略要求智能网联智能交通车辆智能汽车信息通信相关标准管理标准标准体系标准体系体系体系电子产品与服务标准体系图1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结构图主要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4.《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与服务)》;、公安部、交通运输部《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二)构建思路及架构车联网产业是依托信息通信技术,通过车内、车与车、4:..车与路、车与人、车与服务平台的全方位连接和数据交互,提供综合信息服务,形成汽车、电子、信息通信、道路交通运输等行业深度融合的新型产业形态。智能网联汽车是车联网运行的主要载体,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人、车、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可实现“安全、高效、舒适、节能”行驶的新一代汽车。车联网环境下的车辆智能管理主要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的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构建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的思路是:围绕道路交通管理中心工作,以推动车联网技术在公安交通管理领域应用、保障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为核心,提出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道路运行管理及车辆协同管控与服务等领域国家、行业标准(标准架构体系见图2)。其中,开展登记管理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和上道路行驶的基本前提;在车联网环境中,车辆及其驾驶人、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具有数字身份并对其进行验证是确保信息交互及安全的关键环节;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通行秩序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等道路运行管理工作是车辆智能管理的核心所在;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工作是支撑车联网技术在5:..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应用的根本保障。车辆智能管理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支撑开展准予智能网联汽车接入车联网的汽车、路侧确保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上道路行驶法定登记工作交管设施等身份可信保障汽车安全运行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支撑智能网联及信息交互实现图2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建设架构图《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对车辆智能管理部分的框架和内容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车辆智能管理基础标准、产品类标准、安全类标准和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与规范管理标准等4大类。随着车联网产业的不断发展,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车辆智能管理工作的领域、范围和方向进一步清晰和明确,拟归口制修订的相关标准主要定位于支撑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行安全管理,以管理类标准为主。同时,随着《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信息通信)》、《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电子产品与服务)》相继发布,车辆智能管理部分的架构进一步明确:保留基础标准类别;细分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与规范管理类别,调整为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等4类;车辆智能管理产品、安全标准不再单设类别,相关标准分别列入6:..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类别。三、标准体系(一)标准体系结构图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身份认证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标准等5部分,如图3所示。101术语和定义100基础102分类和编码103符号车201运行安全要求200智能网联汽联车登记管理网202运行安全测试要求车辆301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智能300身份认证与30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管安全理303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标准401交通秩序管理体系400智能网联汽402交通事故处理车运行管理403实时运行管理50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500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502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图3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框架图(二),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分类和编码、符号等3类标准。7:..)术语和定义。车辆智能管理术语和定义标准用于统一相关的基本概念,为各相关行业协调兼容奠定基础。(2)分类和编码。分类和编码标准用于支持对道路交通管理基础信息的存储、传输、辨识和访问,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分类与编码、道路交通事件分类与编码等标准。(3)符号。符号标准用于对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道路交通事件等进行标识与解析。、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登记、在用车定期安全技术检验等安全管理工作,包括运行安全要求、运行安全测试要求类标准。(1)运行安全要求。指智能网联汽车在公共道路行驶必需的登记检验等管理要求,包括需符合的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安全技术检验要求、查验工作规程等相关标准。(2)运行安全测试要求。指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涉及的测试项目和方法、道路环境、测试场地等相关要求,包括测评阶段所需要的测试环境、测试项目、场景设置、评测规范及车载终端等相关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主要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和道路交通管理系统、设施之间身份互认,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类标准。()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使用可信的数字身份标识智能网联汽车真实身份,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编码规范、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车联网环境下,需要安装专用识读设备,读取或写入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身份信息;接入车联网的道路交通管理设施需加注数字身份,设施与设施、设施与系统之间需进行身份互认。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机动车电子证件识读设备通用技术规范等标准。(3)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身份认证平台主要提供身份注册、身份认证、身份注销等身份管理服务,提供密钥分发管理及证书管理功能。身份认证平台包含智能网联汽车电子证件发行管理系统,用于管理电子证件发行,提供电子证件相关应用服务。主要包括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技术要求、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服务接口规范、密钥分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等标准。,主要包括交通秩序管理、交通事故处理和实时运行管理等3类标准。(1)交通秩序管理。针对上道路行驶智能网联汽车,:..法,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违法取证规范、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运行示范管理规范等标准。()交通事故处理。针对涉及智能网联汽车的交通事故,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基于新技术开展车辆检验、检验鉴定等事故处理工作,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仿真技术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调查规范等标准。(3)实时运行管理。通过建立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运行监管平台,对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开展实时管理,主要包括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通用技术要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安全保护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类标准。(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按照应用类型划分为信号管控、交通标志标线、安全设施、交通执法、信息采集、信息发布与诱导以及面向车联网/车路协同的新型设施等类别。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基于车联网短程:..类车联网应用场景。主要包括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交互接口规范、道路交通违法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等标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道路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道路交通信号管控、道路交通违法取证、交通管理综合应用、指挥调度等系统及面向车联网的应用服务平台。在车联网环境下,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面向行业外车联网平台、管理平台、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管理平台进行系统层面的信息交互,开放涵盖人、车、路的各类交通管理数据,面向交通参与者提供道路交通通行与信息服务,并采集各行业平台内部的交通信息,进行信息汇聚融合,支撑公安交通管理业务。标准标准采用的或相应的国标准项目及分类状态类型性质际、国外标准号基础类(100)术语和定义(101)车辆智能管理术语和定义行标推荐拟编分类和编码(102)102-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分类与编码行标推荐在编102-2道路交通事件分类与编码行标推荐在编102-3道路交通管控信息分类与编码行标推荐在编符号(103)103-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符号行标推荐拟编103-2道路交通事件符号行标推荐拟编103-3道路交通管控信息符号行标推荐拟编智能网联汽车登记管理(200)运行安全要求(201)201-1智能网联汽车道路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国标推荐拟编:..标准标准采用的或相应的国状态类型性质际、国外标准号智能网联汽车安全技术检验要求行标推荐拟编201-3智能网联汽车查验工作规程行标推荐拟编运行安全测试要求()202-1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技术要求国标推荐拟编202-2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项目和方法国标推荐拟编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条件202-3国标推荐拟编第1部分公共道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环境技术条件202-4国标推荐拟编第2部分半开放道路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虚拟测试场景要素及202-5行标推荐拟编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封闭场地测试场景要202-6行标推荐拟编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半开放道路测试场景202-7行标推荐拟编要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公共道路测试场景要202-8行标推荐拟编素及设置要求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车载终端技术条202-9行标推荐拟编件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半开放道路测试管理202-10行标推荐拟编平台技术条件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公共道路测试管理平202-11行标推荐拟编台技术条件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试评价数据交换规202-12行标推荐拟编范身份认证与安全(300)智能网联汽车身份与安全(301)301-1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编码规范国标推荐报批301-2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国标推荐拟编301-3智能网联汽车数字身份安全技术要求国标推荐拟编301-4机动车电子证件标志通用技术规范国标推荐拟编301-5机动车电子证件标志安全技术要求国标推荐拟编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身份与安全(302)302-1道路交通管理设施数字身份通用技术规范行标推荐拟编302-2机动车电子证件识读设备通用技术规范国标推荐拟编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与车载终端安全认证技术302-3行标推荐拟编规范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换安全认证技术规302-4行标推荐拟编范身份认证平台及电子证件(303):..标准标准采用的或相应的国状态类型性质际、国外标准号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技术要求行标推荐拟编303-2机动车身份认证系统服务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303-3机动车电子证件发行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行标推荐拟编303-4机动车电子证照资源库数据规范行标推荐拟编303-5机动车电子证照资源库服务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303-6电子驾驶证通用技术规范行标推荐拟编303-7电子驾驶证安全技术要求行标推荐拟编303-8密钥分发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行标推荐拟编智能网联汽车运行管理()交通秩序管理(401)401-1智能网联汽车违法取证规范行标推荐拟编401-2违法行为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国标推荐拟编401-3智能网联汽车公共道路运行示范管理规范国标推荐拟编交通事故处理(402)402-1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仿真技术规范行标推荐拟编402-2智能网联汽车交通事故调查规范行标推荐拟编402-3智能网联汽车事故深度调查及报告规范行标推荐拟编402-4智能网联汽车车载终端信息采集规范国标推荐拟编实时运行管理(403)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通用技术要403-1国标推荐拟编求403-2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接口规范国标推荐拟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交通管理平台安全保护通403-3国标推荐拟编用技术要求403-4智能网联汽车实时运行信息接入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403-5基于车联网的智慧交通管理信息化平台国标推荐拟编车路协同管控与服务(500)道路交通管理设施信息交互(501)501-1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信息交互接口规范行标推荐在编501-2道路交通违法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1-3道路交通流信息采集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1-4行人过街安全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1-5非机动车安全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1-6道路交通事件采集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标准标准采用的或相应的国标准项目及分类状态类型性质际、国外标准号501-7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信息交互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1-8交通气象环境监测设施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便携式路面交通事件信息采集设备信息发布501-9行标推荐拟编接口规范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服务(502)道路交通管理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502-1行标推荐在编求道路交通管理车路协同服务信息发布接口规502-2行标推荐拟编范502-3特种车辆调度平台信息交互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2-4道路交通管控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2-5道路交通事件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502-6紧急救援车辆通行信息发布接口规范行标推荐拟编四、组织实施成立“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辆智能管理工作组”,构建以道路交通管理行业为主、相关产业协同的标准协调工作机制,确保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顶层设计科学、层次结构清晰、职责范围明确、合作协调顺畅”。发挥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及相关行业企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地方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高等院校等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各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分析现行标准法规中与车联网车辆智能管理相关的条款,逐步消除制约汽车新技术发展的标准法规障碍;推动自动驾驶技术产品示范应用,营造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良好政策环境。加强交流与合作,落实好全国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14:..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签署的《关于加强汽车、智能交通、通信及交通管理C-V2X标准合作的框架协议》,建立高效顺畅的沟通交流机制,相互支持和参与标准研究制定,共同推动C-V2X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汽车、智能交通以及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根据车联网未来技术和应用的多样性及发展需求,实施动态更新完善机制,通过持续强化部门和行业间的协调、协作,不定期地更新与完善车辆智能管理标准体系。15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720 KB
  • 时间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