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恢复生态学.pdf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3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恢复生态学 】是由【青山代下】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恢复生态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生态恢复的定义?(一)美国科学界的解释1、美国自然资源委员会(TheUSNaturalResourceCouncil)认为,使一个生态系统回复到接近其干扰前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cairns,1995)。2、Jordan认为,使生态系统回复到先前或历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的状态即为生态恢复。3、Cains认为,生态恢复是使受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回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的过程。4、Egan认为,生态恢复是重建某区域历史上有的植物和动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态系统和人类的传统文化功能的持续性的过程。(二)国际恢复生态学会(SocietyforEcologyRestoration)的解释1、生态恢复是修复被人类损害的原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动态的过程(1994)。2、生态恢复是维持生态系统健康及更新的过程(1995)。3、生态恢复是帮助研究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的科学,生态整合性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过程和结构、区域及历史情况、可持续的社会实践等广泛的范围(1995)。第三个定义是该协会最终的含义。2恢复生态学的定义?恢复生态学是研究生态恢复的生态学原理与过程的科学。3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一、组合规则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组织二、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的阈值和非线性特征三、正反馈机制的认识与利用四、空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与恢复生态学的发育:..4为了补偿全球环境退化的速率,生态恢复为什么一定要尽可能地放在景观水平上考虑?(1)大的系统较小而零碎的系统更容易达到自我更新和维持;(2)规模经济体现在生态恢复中,正如在其他活动中;(3)大规模的生态恢复活动中较小的片断恢复将可能产生更多的公众效益,从而有利于未来的保护;(4)斑块动态,包括物种从一个汇斑块到源斑块的转移,在景观水平上表现良好,但在片断水平上可能不好;(5)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如果存在于多种生境中可能更有效,或者在异质性生境中更有潜力得到恢复。5有哪些特性可以确定恢复行动是否结束?1、恢复的系统具有参照系统相似的、适合的群落结构和物种集合。2、恢复的系统在最大可行的程度上由当地物种组成。3、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恢复生态系统具有所有功能群。4、恢复了的生态系统的物理环境将能够提供维持种群繁殖、稳定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从而有助于系统进一步回复到历史状态。5、恢复的生态系统功能正常。6、恢复的系统通过非生物和生物的流动和交换,能够与周围环境整合为一个大的生态场和景观。7、周围景观中威胁恢复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整合性的潜在威胁已经消失,或者已经被最大可能地降低。8、恢复的生态系统具有足够回复力,能够忍受当地环境中的周期性或者已经被最大可能地降低。9、恢复的生态系统能自我维持,一定程度上近似于参照系统,在现有条件下,有无限存在下去的潜力。6生态恢复指南包括哪几个部分?一、概念性规划二、制定基本任务三、制定规划:..五、实施后任务六、评估7、描述参照系统的信息来源包括哪些内容?(1)生态描述,物种名录,以及受损前的项目地点的地图。(2)最近的和历史上的空中和地面图片。(3)恢复地的遗迹资料,表明当地的物理条件和生物区系。(4)相似的、未干扰的生态系统的生态描述和物种名录。(5)标本馆和博物馆的标本记录。(6)熟悉研究地历史状况的个人历史记录或者口述历史。(7)古生态证据,例如花粉、泥炭、树木年轮历史和啮齿动物粪堆。8、参照系统的描述应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1)参照系统通常选择在那些生物多样性发育较好的地方,而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则表现早期的特点,因此为了方便恢复和评价,最好能了解参照系统一定发育时期前的状态。(2)恢复目标是自然生态系统,但基本上所有的参照系统都受到人类干扰。所以,参照系统需要解释,以便剔除这些人为干扰的因素。9、合理解释恢复生态学的基本理论——组合规则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组织?1、组合规则(assemblyrules)组合规则理论可能是构造恢复生态学理论框架的最重要的组分之一。既然生态恢复的目标是重组给定生态系统,组合规则的建立和应用则有关键的重要性。组合规则理论认为一个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基于环境与生物因子对区域物种库中植物种的选择与过滤的组合规则。即强调生物间相互作用的组合规则,同时也着眼于生物间与非生物环境因子间相互作用的组合规则。第一章1、恢复生态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抗逆性、生产力、、、模拟、、保护对策及持续管理2、恢复生态学的应用技术研究包括哪些内容?、、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生态恢复的主要目标: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持续演替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种类组成和生物多样性;实现生物群落的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效果。4、恢复成功的标准?Bradsaw提出的五个判断标准:可持续性(可自然更新)、不可侵入性(象自然群落一样能抵御入侵)、生产力(与自然群落一样高)、营养保持力(与自然群落相近)、生物间具有相互作用。Davis等认为: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接近受干扰前的水平;结构恢复指标是乡土种的丰富度,功能恢复的指标包括初级和次级生产力、食物网结构、及其在物种组成与生态系统过程中的反馈。即能够获得所期望的物种丰富度,确认群落结构与功能间的联结已形成。Careher和Knapp采用记分卡方法评价恢复度:选择生态系统中具有一定波动幅度的重要参数(如种类、空间层次、生产力等),分析生:..Constanza等认为:生态恢复的终极目标是恢复并维持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Ecosystemservice)。包括产品生产,生物多样性,景观功能,花粉、种子传播,杀虫,净化水、空气,缓解旱涝灾害,土壤形成、保护与更新,废物的去毒和分解,营养循环和转移,保护海岸带,防止紫外线,调节气候等。5、生态恢复程序的操作过程(绘图)?2010/12/1127生态恢复程序的操作过程(图4):接受恢复目标明确恢复对象确定系统边界退化生态系统的诊断退化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估生态恢复方案的决策恢复方案的可行性分析生态经济风险评估优化恢复方案实地示范推广恢复重建过程的调整与改进恢复重建项目的后续监测恢复重建效果的预测与评价图4生态恢复程序的操作过程6、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则?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一般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原则和美学原则等3个方面(见框图)2010/12/1120三、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则地理学原则区域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地带性原则自然法则生态学原则主导生态因子原则限制性与耐性定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原则:..应与干扰原则生态演替原则生物多样性原则食物链与食物网原则斑块-廊道-基底的景观格局原则空间异质性原则时空尺度与等级理论原则生态恢复与重建的原则一般包括自然法则、社会经济原则和美学原则等3个方面(见框图)。2010/12/1121自然法则系统学原则整体原则协同恢复重建原则耗散结构与开放性原则可控性原则社会经济技术原则经济可行性与可承受性原则技术可操作性原则社会可接受性原则无害化原则最小风险原则生物、生态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原则效益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美学原则景观美学原则健康原则精神文化娱悦原则图1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则第二章1、生态恢复的技术体系分为哪几类?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包括土壤恢复技术、水体恢复技术和空气恢复技术。生物因素的恢复技术:包括物种、种群和群落的恢复技术。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包括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总体规划、设计与组装技术。生态景观的恢复技术:包括生态系统链接与集成技术。:..、生态恢复技术的生态学原则?适当输入辅助能的原则:适当输入辅助能,可以改变生态系统的网络结构,提高生态系统能流途径的效率,加快生态恢复的进程。再生循环与商品生产原则:生态恢复的目标是同步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效益,通过再生循环,高效、低耗、高产地生产优质产品。生物多样性原则:生态恢复技术要求充分利用各生态位和多层次分级利用物质,因此在选择过程中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与保护。时间节律原则:生态技术的选择必须遵循环境因子和生物机能的周期性节律。生物种群选择原则:根据生态恢复的目的和自然环境条件选择适生种群。种群匹配原则:根据生物互生共生、生态位等原理,选择匹配次要种群,建造复合群体。人工压缩演替周期原则:生态恢复技术的选择应尽量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演替规律,人工压缩更替周期,缩短生态系统恢复演替的时间。种群置换原则:采用人工种群代替自然种群的生态恢复技术时,应遵循环种群置换原则,选择****性相近的种群。经济效益原则:生态恢复技术的选择应尽量使其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三章1退化生态系统(degradedecosystem)的概念?生态系统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或二者的共同干扰,导致生态要素和生态系统整体发生的不利于生物和人类生存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张金屯,2003)。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与自然的平衡状态或进化方向相反的位移(displacement),位移的结果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使系统的结构、功能受损(王伯荪等,1997)。2退化生态系统的成因是什么?自然因素:全球气候变化(如暖干化)、自然灾害(火灾、水灾等)、外来种入侵(包括人为引种后泛滥成灾的入侵)。:..合理的灌溉、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工农业污染等。据Daily(1995)对人为因素造成的退化生态系统排序:过度开发占34%,毁林占30%,农业活动占28%,过度收获薪材占7%,生物工业占1%。3农田退化的原因与类型?原因:表土的损失是农田功能退化的主要原因。类型:侵蚀化、沙化、石质化、土壤贫瘠化、污染化等。4退化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措施?恢复措施: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降低化肥投入;混种,间种,套种,增加固氮品种;深耕,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作物,改良土壤质地;轮作与休耕,增加地力;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利用廊道、梯田等工程,控制水土流失;实行秸杆(过腹)还田,提高土地和作物的利用效率;采用滴灌、渗灌等技术,提高干旱农田的水分利用率。5退化农田生态系统恢复的全过程?恢复措施:模仿自然生态系统,降低化肥投入;混种,间种,套种,增加固氮品种;深耕,使用农家肥,种植绿肥作物,改良土壤质地;轮作与休耕,增加地力;利用生物防治病虫害,建立农田防护林体系,降低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利用廊道、梯田等工程,控制水土流失;实行秸杆(过腹)还田,提高土地和作物的利用效率;采用滴灌、渗灌等技术,提高干旱农田的水分利用率。2010/12/1155效果评估:采用资源特征、水文地理特征、生物特征、生态系统层次特征、生态经济特征和社会文化特征进行评判。长期特征资源特征短期特征土壤深度(表层土及有机质深度)表层土有机质含量与质量水分过滤及渗透率矿质营养水平及c:N比离子交换水平土壤盐度年侵蚀率:..作物必需营养的可获性作物所需养分的库源2010/12/1156水文地理特征农业水分利用率灌溉水和降雨的渗透率土壤持水量根系层含水量土壤湿度分布与植物需水的配合度地表水流水的持留农业化学水平运输表面侵蚀率农田保护系统的有效性地下水质水在土壤中的运移营养成分的淋溶杀虫剂及污染物的淋溶生物特征土壤生物土壤微生物各种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生物多样土壤微生物的流通率土壤微生物活动与营养循环生物营养量致病微生物的控制固氮根瘤的结构与功能地表生物害虫的多样性与多度抵御杀虫剂的能力天敌与益虫的多样性与多度植物生态位的多样性与重叠程度乡土动植物的多样性与多度病虫害及杂草控制的持续性2010/12/1157生态系统特征生产力、年产量生态系统组分生态系统多样性(结构、功能、垂直、水平、时间)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抗逆性生态系统恢复力外部输入的强度及来源能源及利用效率营养循环效率种群生长力:..群落间相互作用生态经济特征单位农田产值投资效率盈利率社会文化环境特征农场主劳动力和消费者的平衡性自主性社会公平性生态伦理图8农业生态系统恢复的参考指标6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全过程?次生林的恢复:封山育林,为乡土树种创造适宜的生态条件,促进林地植被的顺向演替;林分改造,引种地带植被中的优势种、关键种,加速顺向演替;透光或遮光抚育,改善林地生态条件,促进演替的顺利实现。天然林的保护:主要包括保护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生产力、健康和生命力、森林的功能,使森林生态系统有较高的郁闭度、较好的林分结构、较大的生产率和最大生产力、较高的水源涵养量、土壤肥力增加量和水土保持效益、较高的稳定性、抵抗力和承载力2010/12/1169效果评估:判断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可以从结构、功能和动态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种类组成数量种类组成特征种类数量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林间植物阳生性种类中生性种类耐荫性种类先锋种类建群种类顶极种类种类发展速度种类组成稳定态三、林地恢复效果评估2010/12/1169效果评估:判断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可以从结构、功能和动态等方面的指标进行评判。:..种类组成特征种类数量草本植物灌木植物乔木植物林间植物阳生性种类中生性种类耐荫性种类先锋种类建群种类顶极种类种类发展速度种类组成稳定态三、林地恢复效果评估2010/12/1171种间关系特征内部共生种间关系的稳态食物链长度食物网结构种间关联阳生性—中生性种群阳生性—耐荫性种群中生性—耐荫性种群生态位重叠阳生性—中生性种群阳生性—耐荫性种群中生性—耐荫性种群生物量及生产力特征生物量各组分生物量总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叶面积指数空间分布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生产力总第一性生产力净第一性生产力生物量增量光能利用效率2010/12/1172环境特征环境效应径流量侵蚀临界雨量水土流失量地下水位土壤物理性状养分状况含水量pH小气候年均气温温度日较差极端温度温度年较差:..光辐射与总辐射比散射反射林内透光其他生物群落特征土壤动物发展趋势小型湿生动物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昆虫、鸟类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微生物类群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细菌、放线菌、真菌)呼吸强度、酶活性2010/12/1173稳定性综合特征熵信息景观结构景观特征景观斑块景观功能景观稳态经历时间时间特征演替速率线性程度演替方向图11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的评估指标7草地退化的原因与机理?原因:不合理放牧是导致大尺度范围内草地退化的首要原因,盲目垦荒是导致部分草地退化和沙化的主要原因,樵采、狩猎、开矿和旅游等也是导致局部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此外,草地雪灾(白灾)、沙尘暴(黑灾)、火灾、鼠虫害等自然灾害与人工因素的结合极易造成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2010/12/1177图12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机理草地资源不合理的经营管理草地沙漠化:..植被衰退草地盐碱化草地退化系统生物量减少食物链缩短营养级降低土壤肥力下降生态系统退化野生动物减少能量利用率下降有毒有害动植物增加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下降8湿地的功能及其退化原因?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调节区域内的水分循环及洪水、暴雨的影响;调节区域乃至全球C、N等元素的生物化学地球循环;过滤和分解污染物,改善水质;防止土壤侵蚀;提供食物、商品和旅游点;生物的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的生境。湿地退化的原因:湿地围垦;切断或改变湿地的水分循环过程;淹没湿地;过度砍伐、燃烧或啃食湿地植物;过度开发水生生物资源;废弃物的堆放;排放污染物。9水生生态系统退化的原因?湖泊和水库退化的主要原因: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具体表现在:过多的有机质等营养输入与养殖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工程措施改变水体的水文及相关的物理条件,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农业、采矿、水源林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进而引起水体的沉积和淤塞;外来种的引入引起水体生物群落的退化;酸性物质的排放导致水体酸化,进而导致水生生物群落结构简化和有机质分解率下降;有毒物质污染水体。河流退化的主要原因:筑路和建坝、疏浚、水土侵蚀、充填、河岸放牧、农业开发、工业点源污染、伐木、采矿、过度捕鱼和生活污水的排放。10矿业废弃地的类型与生态影响?(-剥离表土堆积而成的排土场废弃地;-开采低品位矿石堆积形成的废石堆废弃地;-矿体采完后留下的采空区和塌陷区而形成的采矿坑废弃地;尾矿:..-采矿作业、机械设备、辅助建筑物和道路等占用后废弃的土地;-受采矿影响而无法利用开发的土地。(-破坏和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加剧人-地矛盾;-重金属污染、极端pH和有害的选矿料等通过大气和水体等途径广为扩散,严重污染矿山周边地区;-作物质量下降、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重金属或煤渣污染直接或间接通过食物链最终影响人体健康;-未经处理的废石堆和尾堆矿,因其结构不稳定极易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引起库塘淤积、河床抬高、农田被毁、环境污染扩大,并可能导致一系列地质灾害。第四章1生态工程的概念?(1为了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二者的利益,而对人类社会及其自然环境加以综合的而且能持续的生态系统设计。它包括开发、设计、建立和维持新的生态系统,以期达到诸如污水处理(水质改善)、地面矿渣及废弃物的回收、海岸带保护等。同时还包括生态恢复、生态更新、生物控制等目的(联合国,1993年)。(2生态工程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及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结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生态工程的目标就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物质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马世骏,1987)(3应用生态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系统论的方法,以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为目的,对人工生态系统、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改造、治理、调控、建设的综合工艺技术体系或综合工艺过程(云正明等,1998)2生态工程的类型?种植业(农业)生态工程:..养殖业生态工程污染生态工程城市生态工程3生态工程护坡技术的概念?利用土工材料与植物的结合,在坡面构筑一个具有自生长能力的功能系统,在土工材料的辅助下,通过植物的根系固土,植物的叶茎和表皮蒸腾排水、防冲蚀和入渗,控制雨水和风对边坡的侵蚀,增加土体的抗剪强度,减小孔隙水压力和土体自重力,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达到护坡的目的。4刚性护坡技术含义及优缺点?刚性护坡也称为矿料防护或无机物防护,它采用砂石、水泥、石灰等矿质材料进行坡面防护,主要用于易风化的软质岩石或破碎岩石的路堑边坡防护。优点:具有较强的抗冲刷、抗风化能力,施工受季节限制小。缺点:防护层有时会坍塌;缺少绿色,在景观上显得单调。5柔性护坡技术含义及优缺点?柔性护坡也称植物防护或生物防护,它通过在坡面上种植的植物的根、茎、叶来保护坡面。主要优点:施工简单经济、有绿化、美化、景观效果,容易与道路周边的生态环境相融合。缺点:养护工作量大,植被受外界环境变化影响大,一旦植被恢复没能达到要求,边坡防护效果要受到影响。6液压喷播(湿法喷播)概念及其优缺点?液压喷播(湿法喷播):湿法喷播是将植物种子(草种)、有机肥料(N、P、K)、土壤改良剂(腐殖质)、纤维(纸浆)、着色剂(绿色、分辨材料)、保水剂、粘合剂和水按一定比例用搅拌机混合到一起,再用高压泵将泥浆喷射到坡面上。-优点:施工简便,作业迅速、发芽均匀、造价低。-缺点:喷播的基质容易流失。7客土喷播(干法喷播)概念及其优缺点?:..5%以下,最大粒径在6mm以下的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土壤)喷射到坡面上,然后再在客土表面栽植植物;形成的土层要比湿法喷播为厚,一般要1~3cm,最厚可达10cm,甚至15cm。与挂网相结合。-优点:具有湿法喷播的优点,除此之外其长处还包括适用的坡面多(石质土边坡、岩石边坡),坡面陡(坡度不陡于1:)-缺点:工序复杂,造价较高。第五章1污染的概念?环境污染:由于人类活动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所引起,包括有毒物质的释放和废弃物的排放对生态系统的不良作用。2污染源的概念?对环境产生污染的物质即为污染物或污染因子,污染环境的物质发生源则称为污染源。按污染造成的原因,可以将污染源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3污染的类型?-按污染原因分:天然污染、人为污染。-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污染物的形态:气态污染、液态污染、固态污染。-按污染物的性质分:化学污染(有机、无机污染)、物理污染(噪声污染、微波辐射污染、放射性污染、热污染)、生物污染(病原体污染、变应原污染)。4污染的生态效应有哪些?组织器官污染效应植物根、茎、叶等器官形态变异,功能减弱;动物肝脏、肾脏等器官受损,功能变差。生物个体污染效应植物株高、产量、生活力降低;动物体长、体重下降,体格畸形,寿命缩短等。生物群体污染效应对植物的分布、物种的形成、生态型的分化、植被的组成、结构:..生态系统污染效应污染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影响,包括组成成分、结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系统动态进化的影响。5如何防治污染生态效应?物理方法:减少污染源,阻止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渗透、蒸发、凝聚、吸附、解吸、扩散、沉降、放射性蜕变等物理过程。化学方法:用化学方法降低污染物质对生态系统的毒性与危害。生物学方法:利用微生物或生物体的生理生化功能降解或固定污染物,降低其对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危害程度。污染物调控:减少污染物的协同效应、加和效应和独立作用效应,合理利用污染物的拮抗效应、竞争效应、保护效应和抑制效应。综合方法:物理、化学、生物、调控等方法的综合应用。6污染的成因及生态过程?(1成因-人为污染主要是由于大规模工业生产造成的,资源开发消耗大量原料和能源,破坏资源和生态的自然状况,原料、能源的不完全转化最终形成废气、废水、灰尘和各种废弃物,进入环境,造成污染。-自然污染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状况的变异引发的污染。如由火山喷发释放的SO2、尘埃等污染。(2生态过程-污染物的扩散-混合过程:大气湍流扩散过程、海洋湍流扩散过程、河流湍流-混合过程和土壤污染及扩散过程。-污染物的吸附-解吸过程:包括静电吸附、化学吸附、分配、沉淀、络合及共沉淀等反应。-污染物的溶解-沉淀过程:在生态介质、生态组分的作用下,会发生溶解-沉淀过程。-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合成过程:包括生物的降解过程、共代谢过程和生物的合成过程。污染物的动植物吸收-摄取过程::..植物的吸收过程污染物从土壤及土壤水沿根系吸收进入植物体;植物还可以通过呼吸作用过程经由植物叶、茎、果实等吸收。-动物的吸收-摄取过程主要通过表皮吸收、呼吸作用及摄食过程等途径发生。-污染物的生物积累-放大过程浮游植物吸收-浮游动物吸收-鱼类吸收–食鱼动物吸收–顶极肉食动物吸收。7污染生态效应的生态类型?组成变化类型-非生物环境组分的变化:与非生物组分的化学反应;生物的新陈代谢产物发生改变。-生物组成的变化:物种多样性变化。-生物体内成分的变化:组织器官、营养物质变化。结构变化类型物种结构、营养结构和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功能变化类型污染物直接或间接(通过改变生态系统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的能流、物流和信息流。基因突变类型污染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增加或减少,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错配。个体毒害类型污染物与生物个体某些作用器官的特定部位(即受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反应,生物体细胞发生变性,甚至坏死,生物个体遭受毒害。生理变化类型污染物对动植物的毒害在未表现出症状前,引起生理、生化过程的变化,导致生物体对营养元素吸收的异常。综合变化类型生理生化、个体、群体和生态系统的变化。8草地生态系统的污染效应?:..>叶子>果实>种子。对食草动物的影响:重金属对肝、肾的影响较大。对食肉动物的影响:肾组织对金属重度有放大作用。对草地低等动物的影响:如镉在蚯蚓体内的累积。对鸟类的影响: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从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向鸟类迁移。9污染生态效应的发生机制?物理机制:污染物在生态系统中发生渗透、蒸发、凝聚、吸附、解吸、扩散、沉降、放射性蜕变等物理过程,伴随着这些物理过程,生态系统的某些因子的物理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各种生态效应的发生。化学机制:化学污染物质与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环境各要素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导致污染物的存在形式不断发生变化,其对生物的毒性及产生的生态效应也随之改变。如亚***酸盐的毒性明显高于***酸盐。生物学机制: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后,对生物体的生长、新陈代谢、生理生化过程产生的各种影响。-生物体的累积、富集机制-生物吸收、代谢、降解与转化机制在各种酶的参与下发生氧化、还原、水解、络合等反应,增加或减少污染物的毒性。综合机制:综合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并且往往是多种污染物共同作用,形成复合污染效应。-协同效应(+)一种或两种以上污染物的毒性效应因另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而增加的现象。-加和效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污染物共同作用产生的毒性或危害为其单独作用时的综合。-拮抗效应(-)污染物的毒性或危害因其他污染物的存在而降低。-竞争效应(-)一种污染物与另一种污染物发生竞争,而使另一种污染物的危害或进入生态系统的几率降低。-保护效应(-)一种污染物对另一种污染物的掩盖作用,使其危:..-抑制效应(-)一种污染物对另一种污染物的作用,使其生物活性下降,不易进入生态系统产生毒害作用。-独立作用效应(0)各种污染物间不存在相互作用。10络合/螯合反应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硫化物,,络合/,及其优缺点?在土壤中插入电极通电,产生1600-2000oC使土壤变成稳定的、类似玻璃的物质,其中的大部分无机污染空气被固定,有机污染物挥发或燃烧分解。缺点:适合于小面积的被无机和有机污染物严重污染的土壤;处理费用高。优点:处理深度可达到20ft。第六章1全球变化的定义?定义:地球生态系统在自然和人为变化影响下导致的所有全球问题及其相互作用(蔡晓明,2000)。2全球变化的原因与潜在结果?原因:人口增长;人类盲目开发和破坏;社会体制、政策和法律的疏漏和失当。潜在结果:N循环改变;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改变;大气CO2浓度改变。3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定义?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态系统之间矿质元素的输入和输出以及它们在大气圈、水圈、岩石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过程(蔡晓明,2000).:..全球变化的内容?狭义内容:包括大气臭氧层的损耗、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和气候变暖。广义内容:包括全球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和覆盖变化、养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变化、生物多样性损失和生物入侵等。一、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土地覆盖:陆地表面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物的和地理的特征,如森林、草地、农田、水体。土地利用:指对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覆盖变化:土地物理或生物覆盖物发生的变化,

恢复生态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青山代下
  • 文件大小2.75 MB
  • 时间2024-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