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4年化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docx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4年化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4年化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4年化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化学实验报告1 一、实验题目:固态酒精的制取 二、实验目的:通过化学方法实现酒精的固化,便于携带使用 三、实验原理:固体酒精即让酒精从液体变成固体,是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其主要成分仍是酒精,化学性质不变。其原理为:用一种可凝固的物质来承载酒精,包容其中,使其具有一定形状和硬度。硬脂酸与氢氧化钠[高二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混合后将发生下列反应:CHCOOH+NaOH→1735 CHCOONa+HO17352 四、实验仪器试剂:250ml烧杯三个1000ml烧杯一个蒸馏水热水硬脂酸氢氧化钠乙醇模版 五、实验操作:***,加热至60℃至80℃,加入125g酒精,再加入90g硬脂酸,搅拌均匀。 2、在另一个容器中加入75***,加入20g氢氧化钠溶解,将配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盛有酒精、硬脂酸和石蜡混合物的容器,再加入125g酒精,搅拌,趁热灌入成形的模具中,冷却后即可得固体酒精燃料。 六、讨论: 1、不同固化剂制得的固体霜精的比较: 以醋酸钙为固化剂操作温度较低,在40~50C即可。但制得的固体酒精放置后易软化变形,最终变成糊状物。因此储存性能较差。不宜久置。 以硝化纤维为固化剂操作温度也在4O~50c,但尚需用乙酸乙酯和***溶解硝化纤维。致使成本提高。制得的固体酒精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安全性较差。 以乙基羧基乙基纤维素为固化剂虽制备工艺并不复杂,但该固化剂来源困难,价格较高,不易推广使用。 使用硬脂酸和氢氧化钠作固化剂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产品性能优良。 2加料方式的影晌: (1)将氢氧化钠同时加入酒精中。然后加热搅拌。这种加料方式较为简单,但由于固化的酒精包在固体硬脂酸和固体氢氧化钠的周围,阻止了两种固体的溶解的反应的进一步进行,因而延长了反应时间和增加了能耗。 (2)将硬脂酸在酒精中加热溶解,再加入固体氢氧化钠,因先后两次加热溶解,较为复杂耗时,且反应完全,生产周期较长。 (3)将硬脂酸和氢氧化钠分别在两份酒精中加热溶解,然后趁热混合,这样反应所用的时间较短,而且产品的质量也较好。3、温度的影响:见下表: 可见在温度很低时由于硬脂酸不能完全溶解,因此无法制得固体酒精;在30度时硬脂酸可以溶解,但需要较长的时间。且两液混合后立刻生成固体酒精,由于固化速度太快,致使生成的产品均匀性差;在6O度时,两液混合后并不立该产生固化,因此可以使溶液混合的非常均匀,混合后在自然冷却的过程中,酒精不断地固化,最后得到均匀一致的固体酒精;虽然在70度时所制得的产品外观亦很好,但该温度接近酒精溶液的沸点。酒精挥发速度太快,因此不宜选用该温度。 因此,一般选用60度为固化温度。 4、硬脂酸与NaOH配比的影响: 从表中数据不难看出。随着NaOH比例的增加燃烧残渣量也不断增大。因此,NaOH的量不宜过量很多。我们取3:::1,这时酒精的凝固程度较好。产品透明度高,燃烧残渣少,燃烧热值高。 5、硬脂酸加入量的影响: 硬脂酸加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固体酒精的凝固性能。硬脂酸的添加量对酒精凝固性能影响的实验结果见下表,且可以看出,,就可以使制成的固体酒精在燃烧时仍然保持固体状态。这样大大提高了固体酒精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成本。 6、火焰颜色的影响: 酒精在燃烧时火焰基本无色,而固体酒精由于加人了NaOH,钠离子的存在使燃烧时的火焰为黄色。若加入铜离子,燃烧时火焰变为蓝色。因此添加不同离子到固体酒精中去得到不同颜色的火焰。化学实验报告2 班级:姓名:座号 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通过实验,探究钠、镁、铝单质的金属性强弱。 金属钠、镁条、铝片、砂纸、滤纸、水、酚酞溶液、镊子、烧杯、试管、剪刀、酒精灯、火柴。 (1)切取绿豆般大小的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在一只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在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将金属钠投入烧杯中。 现象:。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将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向水中滴加两滴酚酞溶液。 现象:。然后加热试管,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比实验2 在两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已用砂纸打磨除去氧化膜的一小段镁条和一小块铝片,再向试管中各加入2mol/L盐酸2mL。 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班级:姓名:座号 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 、催化剂、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4%的过氧化氢溶液、12%的过氧化氢溶液、***化铁溶液、二氧化锰粉末、热水、滴管、烧杯、试管。 对比实验3中加入的FeCl3溶液有什么作用? 班级:姓名:座号 探究化学反应的限度 ,认识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实事求是的观念,并能作出合理的解释。 试管、滴管、***化铁溶液、、溶液。 (1)取一支小试管,,***化铁溶液5~6滴。 现象:。(2)l4,充分振荡后静置。 现象:。(3)取试管中上层清液,放入另一支小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3~溶液。现象:。 。 (2)和实验步骤(3)即I2的检验与Fe的检验顺序可否交换?为什么? (1)/L***化铁溶液充分混合反应,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为什么? 3+ 班级:姓名:座号 探究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 ; 。 试管、剪刀、砂纸、塑料薄膜袋、2mol/L盐酸、***化铵晶体、氢氧化钙固体、镁条。实验1 步骤:向一支试管中放入用砂纸打磨光亮的镁条,再加入5mL2mol/L盐酸,用手触摸试管外壁。 现象:。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结论:。实验2 步骤:向完好的塑料薄膜袋中加入约7g氢氧化钙固体,再加入***化铵晶体,排除袋内的空气,扎紧袋口,再将固体混合均匀,使之充分反应。 现象:。有关化学方程式:。结论:。 ? 班级:姓名:座号 探究铜锌原电池 ;。 锌片、铜片、稀硫酸、导线、灵敏电流计、烧杯。化学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排水集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的不***于水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试管,集气瓶,酒精灯,水槽 实验步骤:①检----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 ③夹----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 ④点----点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排出管内空气。 ⑤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⑥取----将导管从水槽内取出。 ⑦灭----熄灭酒精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排空气法 实验原理: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仪器药品:高锰酸钾,二氧化锰,导气管,集气瓶,试管 实验步骤:把集气瓶口向上放置,然后把通气体的导管放入瓶中,此时还要在瓶口盖上毛玻璃片,当收集满的时候把导管拿去,然后盖好毛玻璃片即可化学实验报告4 实验目的:知道成功在什么的作用下会生成美好的物质 实验器材:成功溶液、懒惰溶液、半途而废溶液、奋斗溶液、牺牲溶液各一瓶,试管若干支, 滴管 实验过程:取四支装有成功溶液的试管,分别标有A、B、C、D 第一步:取A试管,用滴管吸取懒惰溶液,滴入A试管,振荡,发现A试管内液体变得浑浊,生成了墨绿色的粘稠状沉淀。 第二步:取B试管,用滴管吸取半途而废溶液,滴入B试管,振荡,观察到B试管中生成了黑色沉淀同时还有臭味生成。 第三步:取C试管,用滴管吸取奋斗溶液,滴入C试管,振荡,发现C试管中有气体生成,闻到一种叫做胜利的气体。 第四步:取D试管,用滴管吸取牺牲溶液,滴入D试管,振荡,发现D试管中生成了一种明亮的红色物质。 补充实验:取A、B试管中生成的物质,分别加入奋斗溶液和牺牲溶液,振荡,发现A、B 试管中的沉淀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淡蓝色,类似水晶的颜色,还有香气生成。 实验结论:成功可以和奋斗,和牺牲生成美好的物质;和懒惰,和半途而废只会生成难看的 物质。 此实验告诉我们,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你是否选对了条件辅助它,如果你选择了奋斗和牺牲,那么恭喜你,你收获了;如果你选择了懒惰和半途而废,那么很不幸,你失败了。化学实验报告5 化学振荡操作说明 ,投入研磨机,视工件的实际情况大小配好药剂PM600,并对工件进行清洗直至排水口流出清水为止。,即关闭排水阀投入水及PM600比例1:1,调高研磨频率进行研磨。 ,对工件进行检测。如工件表面情况不甚理想(纹路过深)对工件进行清洗,投入第二次PM600研磨工件至端面柱面光泽一至,无白雾雾及麻点黑斑的感觉。 ,对工件进行彻底清洗。投入抛光剂及防锈剂进行抛光处理30min,抛光速度视工件大小及机台大小而定。 备注::不堵塞工件及不扩孔为原则。 ,退至车床组做端面研磨处理。 ,若发现石头翻转过慢时或是石头过黏时,对研磨机内加入适量的水润滑。 ~250kg,小锅处理量为50~80kg。工件越长处理料越少。 ,设备间隔使用每72hr打黄油一次。 化学振荡一般安全規定 一、噪音作业安全守则 (一)噪音作业劳工必需戴用听力防护具。 (二)过量噪音曝露会造成重听,听力损失永远无法治疗。 (三)听力防护具如耳罩、耳塞等在噪音未达鼓膜前予以减低噪音量。 (四)噪音工作区内戴用耳罩或耳塞以仍能听到警报信号为原则。(五)戴用听力防护具建议 。

2024年化学实验报告(集锦15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42 KB
  • 时间2024-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