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积极推动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填补农业农村发展的资源的比较劣势,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资源要素持续向城市净流入的基本格局尚未改变
资源要素跨城乡流动仍面临较多障碍。由于我国要素市场建设相对滞后,短期内城市资源要素“下乡”还无法完全规避长期以来形成的制度壁垒、文化壁垒、教育壁垒与投资壁垒等。农村土地的各项权能不能完全实现,土地抵押、宅基地转让依然困难重重;农村金融市场发育滞后,农村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农村教育发展不足,人口逆淘汰和人才短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严重约束资本、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资源要素跨城乡流动仍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难题。当前,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高成本、高风险的新阶段,同时又面临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约束,加之土地规模集中不足,城市资源要素投资于农村的显性风险较大。此外,农村基础设施不足也大大降低了农村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和收益。
资源要素由农村向城市的单向流动仍具有巨大的惯性力量。我国资源要素长期向城市单向聚集,最终导致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多重城乡剪刀差,农业和农村的弱质性被进一步强化,这是改革开放40年我国城乡差距拉大的根本性原因。资源流动方向的转变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和城镇化路径的转型,对于中国这样大体量的经济体而言,其惯性力量不可低估。
推动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的基本思路
推动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重在营造更适宜的要素市场,排除障碍因素,让资源要素下得去、留得住、能持续。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让资源要素下得去。资源要素是进入农村还是留在城市,取决于其在城市和农村获取收益大小的比较。促进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关键是要降低资源要素进入农村的成本,其中最重要的是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与环境。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对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要求也不一样。对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发达地区来说,城市要素进入农村所需要的条件也必然相对较高,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道路交通设施那么简单,需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提升与现代产业融合相衔接的农村硬件基础设施水平。如气、电、网、商、运、医等生产生活的配套设施水平。二是提升与现代产业融合相匹配的农村软件治理制度环境的建设水平。如推进地方政府的职能下移,服务下沉,强化政务服务及公共服务的及时性。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地区,需要政府对这些地方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来推进制度变迁。一要加强交通、道路、水电等硬件设施,能够与外界建立起必要的有效联系;二要积极提供适合于特定产业发展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推进农业农村为基础的产业融合,让资源要素留得住。资源要素进入农村必须与农村的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结合来催生新产业,这就需要克服工商资本下乡与民争利的矛盾,形成城乡产业要素的共生关系,让城乡要素通过共生融合在一起。一是要鼓励城市产业要素通过农业产业链的节点衍生新业态。比如,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发展农业休闲、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把农村发展成集农业、休闲、生态、养生、旅游于一体的产业聚集地。二是要利用已有的要素聚集空间打造城乡产业要素共生平台。目前全国各地都有不少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村)、农业观光采摘园、休闲农庄等。利用这些要素聚集相对良好的空间区域,吸引

引导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xxwwxb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8-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