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资产负债管理业务.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山东财政学院金融学院郑萌萌
2018/5/2
1
第九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策略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和策略的发展
资产负债管理原则和方法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一
——融资缺口模型及运用
资产负债管理在商业银行的运用之二
——持续期缺口模型及运用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
2018/5/2
2
第一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 和策略的发展
资产负债管理:
广义的:指商行按一定的策略进行资金配置,来实现银行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目标组合。它既不单纯站在资金运用角度,也不单纯站在资金来源角度,而是考虑银行整体资金的配置状态,以实现银行的经营目标。
狭义的:在利率波动的环境中,通过策略性改变利率敏感资金的配置状况,来实现银行的目标净利息差额,或通过调整总体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来维持银行正的净值。
2018/5/2
3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资产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60年代之前
第二阶段:负债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第三阶段:资产负债管理理论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
2018/5/2
4
一、资产管理理论
时间:商业银行产生到20世纪60年代之前
背景及原因:
1、金融市场不发达,银行是唯一的金融机构;
2、融资渠道不通畅,活期存款是主要资金来源。
原因:1、银行利润的来自于资产业务;
2、银行能对资产业务主动管理;
3、对负债业务的管理是被动的
因此,商行把管理的重点放在资产方面,致力于在资产方面协调三性原则,且是一种强调流动性为先的管理理念。
2018/5/2
5
一、资产管理理论
资产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该理论十分强调商业银行注重资产在期限上同负债匹配,注重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及分层次的准备金,还要求关注银行资本的充足性。
资产管理理论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商业性贷款理论阶段
资产可转换理论阶段
预期收入理论阶段
2018/5/2
6
(一)商业性贷款理论
又称为真实票据理论、自偿性贷款理论
1、产生背景:
《国富论》一书中提出。
2、商业性贷款理论的主要观点:
(1)由于资金来源于活期存款,分配资金时应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2)资金主要运用于短期的工商企业周转性贷款。这种贷款期限短,且以真实的票据作抵押,从而保证了贷款的偿还。
(3)商行不易发放不动产贷款、消费贷款、长期性的设备贷款、农业贷款,更不能发放购买证券贷款。
2018/5/2
7
3、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特点:
优点:1)明确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几个重要原则:一是资金配置原则;二是流动性原则。
2)贷款自动清偿能够起到自动调节货币流动和信用的作用
3)能适应商品交易对银行信贷的需要
理论缺陷:
1)忽视了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
2)没有考虑到贷款需求多样化
3)缺乏对贷款自我清偿外部条件的考虑——市场的影响
2018/5/2
8
(二)资产可转换理论(可售性、转移理论)
时间:20世纪20年代
1918年美国经济学家莫尔顿在《商业银行及资本形成》一书中提出
1、产生条件:一次世界大战后,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资产的流动性加强;战后为恢复经济,政府发行公债,商行持有的短期国库券和其他债券增加,人们对保持银行流动性有了新的认识,资产可转换理论应运而生。
是一种资产组合理论。
2018/5/2
9
:
该理论认为:资产流动性的高低在于其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资产信誉好,易于出售,在资金需要时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的转让出去,就能保持流动性。
:
优点:扩大了资产业务范围,,还从事有价证券买卖,长期投资等,既不影响流动性,还可获得更大收益。
缺点:1)忽视了市场对资产出售的影响
2)过分强调保持流动性的必要性,限制了银行对盈利资产的运用。
2018/5/2
10

资产负债管理业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748 KB
  • 时间2018-05-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