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莒县过门笺.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日照莒县过门笺艺术
过门笺子是我国传统剪纸艺术中的一个艺术品类,又叫挂钱、吊钱、斋牒等。过门笺是莒县剪纸艺术的代表作,春节贴过门笺的范围遍及全境,是莒县流传久远的古老****俗。 2007年,过门笺被列入第一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莒县过门笺又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过门笺的作用主要是在农历春节期间,贴在门楣上,用于装饰。“过门笺,落门笺,落到地上都是钱”。一句民谣反映了人们对门笺的美好寄托。
1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莒县过门笺
所属地区: 山东· 日照· 莒县
遗产编号:Ⅶ-15
遗产类别:民间美术
申报日期:2006
申报人/申报单位:日照市莒县
遗产级别: 省
2概述
莒县过门笺是莒地剪纸艺术的代表作,春节贴“过门笺”的范围遍及全境,是流传久远的古老****俗。
过门笺,是过年(春节)贴在门楣上的装饰刻纸。莒县从古时对过门笺子的悬挂就有一定的讲究。每门每窗所挂皆为单数,多为五张或三张,每张一色。过去的五色原指青、赤、黄、白、黑,因在喜庆的民俗中人们忌讳黑、白二色,所以后来把五色定为大红、粉红、黄、绿和紫,其顺序为头红、二绿、三黄、四水(粉红)、五紫(取“五子登科”意),后期也把蓝色加上,一套六色(取“六六大顺”之意)。
贴门笺时,五色的排列次序因地而异。有的是“头红二绿黄当央”,水红第四,蓝紫(或蓝)第五。有的张贴****惯是蓝紫、水红、黄、红、绿。五色门笺单取一色张贴也有不同****俗,有喜事全贴红的,有丧事全贴蓝的,灶上方贴黄的,牲口槽、水磨上贴蓝紫不贴红的。另外还有一种套色门笺。是在五色纸凿成的门笺膛子中加贴金、银文字。有些地方的套色方法名为“挖补”,又称“换膛子”,是把五色纸刻出的膛子花纹取出拆开重新组合。例如,在蓝紫边框内换进黄色地纹、粉红花叶、大红花瓶;在黄色边框内换进粉红地纹、蓝紫花叶、绿色花瓶等,背面另贴窄纸条连接。进入农历腊月,山东省莒县闫庄镇大柏林村的村民就开始忙活制作农历春节用的过门笺子了。阎庄镇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手工制作过门笺子最有名的乡镇之一。
3渊源
莒县过门笺的渊源虽无文字可查,但从康熙十三年重修朝元宫时壁画所见,即有贴过门笺的民舍画面。莒城西南隅原有一湖名曰“漏卮湖”,朝元宫居漏卮湖东高阜之上,虽创建年代不详,然明代就已有之,如壁画为明代所绘,那么莒县贴过门笺的****俗最晚于明代就已在民间盛行。
4制作
莒县过门笺的制作,在清代多为村中巧妇剪制,开始在彩纸上剪上小花或穗头,增添了花样,加大了艺术性。自清末民初以来,莒县过门笺子的刻制工艺已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模式:先定好过门笺子的尺寸,按尺寸设计出图案,用牛皮纸、纸板、厚纸或袋子皮刻成模版,再按照图案的线条找工匠打制出各种***,用木板、石蜡和锯末做成一个蜡盘,把彩纸按尺寸裁好,一沓二百多张,然后把模版放在彩纸上面,用锥子扎上眼,再穿上纸捻固定,最后再放在蜡盘上,用各种***刻制,有些大的线条有时也用木槌敲击***砸刻,全部刻完后把刻下的纸屑捅出,这样整个工序就算完成。过门笺的加工工艺有单色、多色和套色法。所谓套色法其实就是将各色彩纸叠在一起放在蜡盘上按刻,刻完后调换纸的颜色、位置、纹样进行“换膛子”,实形填补虚形,背面用纸片粘贴住,色彩便更加丰富有序。

莒县过门笺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omcl2
  • 文件大小2.17 MB
  • 时间2018-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