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庸“被死亡”引发对微博的思考.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闻伦理与法规论文

金庸“被死亡”引发对微博的思考
2010年12月6日,晚上8点左右回到宿舍****惯性地开电脑登陆人人,看有什么新鲜事,铺天盖地的都是“武侠大师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消息和大家的疑问求证或哀悼惋惜,惊讶之余登陆了微波,同样关于金庸的死讯吵得火热。不过微博中在不少人转发该消息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8点40时,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薇写博文证实此消息为假消息并提出该消息的显著疑点,而8点50金庸先生的一些好友“老榕”在“惊悉”此消息后打电话求证,进一步它是假消息的事实,并说到金老先生当时刚吃完晚饭,心情还不错。
事后网友们寻找消息源头,但已无从考证,后来一个主要的说法是消息来自一个名叫“金庸去世了”的百度贴吧,但当我得知后搜索这个贴吧时已经被删除。后来由名叫赵楚的网友发了微博,此后这个消息如炸雷般迅速在微博中被转载,很多网友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求证其真实性。事后赵楚又发微博致歉:“因本人饭后失察,误信歹人谣言,以为金庸先生真的仙逝,并乱发感慨,此皆因本人为人粗疏,不学无术所致。由此给微博众友造成困扰,我谨此致歉。”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就是微博和人人网中的官方《中国新闻周刊》,它在这场闹剧中它占有重要地位。最初各博友对金庸逝世的消息一直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但《中国新闻周刊》分别在微博和人人网上发布了这个消息,以《中国新闻周刊》在广大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大家也就开始信以为真,因为它给人们的印象是真实、及时的代表。事后,《中国新闻周刊》将那片博文删除并更正致歉,同时连累这一国家级新闻媒体发生一系列人事变动。然而,网络微博里的《中国新闻周刊》与作为纸媒的《中国新闻周刊》实际上并不完全等值。随着微博的影响日大,把关相对严密的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如今都纷纷在微博上开辟官方微博。但操作这种官方微博的通常是一般个体编辑,也不用多层把关过滤,这就出现一人代表一个机构发言的状况。一般读者和网民并不知晓这种操作细节,仍然把官方微博等同于庞大的现实机构,从而导致公信力与权威性的认知落差。
金庸“被死亡”起于微博,止于微博,让我们不禁思考,日益风行的微博给新闻媒体界带来了什么?
微博是现在最流行的信息获取、传播和分享的平台之一,每条微博容量约为140个汉字,发送信息快捷且无须审核,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它拓展了网友获取信息的渠道。当一些突发事件发生在身边时,网友在微博上的爆料远快于传统媒体。上海高楼大火发生后几分钟,就有事发现场附近的网友上传自己拍摄的照片。随着使用微博的网友数量增多,微博上也出现大量真假难辨的信息。
微博带给了我们很多方便,让我们迅速地知晓一些通过传统途径很难知晓的信息,也能很快地把自己的想法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别人,微博直播甚至开启了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但我们也不得不正视微博的双刃剑特性。
一次次由微博引起的新闻事件后,不少人呼唤微博完善审核机制者,但微博本身即是开放社交平台,平台化意味着不可能采用完全媒体化的管理方式,要求发布者人人自查、微博即时审核不实信息,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这样完全失去了互联网特性,这种交流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又有多少差别?微博客观上具备一定的媒体属性,但这不意味着微博本身是完整的媒体

金庸“被死亡”引发对微博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