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河中石兽》的讲学家形象分析.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河中石兽》的讲学家形象分析
温鑫,教师,现居安徽合肥
清代文人纪昀的《河中石兽》选入了新一版的初中一七年级语文教材第五单元。此单元的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此文也不例外,选在此处,编者自然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个有趣的故事来探寻其中的奥秘。
本文的道理,很多学生一句话便可以概括,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但我认为,对文章的分析重点应放在讲学家的形象上。细读文本,才能读出其中滋味,读文章不比读情节,更要读细节。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f a 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y a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这段话是文章中的第二段。讲学家,是在寺院里讲学的学者,姑且可以称之为专家,知识分子。在这个区域应该是颇有说话权威的。听到僧人们在下游寻找石兽,于是第一反应是“笑曰”,耻笑别人,嘲讽那些僧人。嘲讽别人其实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开口就说:“尔辈”,这个称呼颇有意味,你们这些人,当一个人说“你们”时其实就说明,彼此之间己经不是同一类人了。
第二句“是非木柿”是一句表示否定的判断句,而判断句无论是肯定还是否定,观点态度表达的最明确。“这不是木片”,高下之意就是“你们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再联系前文是一帮僧人在下流打捞石兽,如果是一些没有文化的村民,讲学者可能不会说这句话。正是这些僧人,因为僧人毕竟还是在当时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人,讲学者才会如此起劲地说:“是非木柿”。也就是你们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何以能成为僧人,何以参禅念佛、普度众生?接下来的一句“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这样的语气一般放在辩论的语言中,可以增强语气,而放在这里,则更能显示出讲学者对于这帮人的轻蔑。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乃”这个连词的意思很多,翻译成“并且”或者“而且”最恰当。但我觉得紧紧是一个连词不足以表现讲学家的形象。“乃”在这里有一种递进的意味,若是翻译成“更何沉”或许更好。于是,看讲学者娓娓道来,我们仿佛都能看到他纸扇轻摇,眼神微闭的样子。“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两句话让我们感觉到,这个讲学者还是有两把刷子。他说起话来逻辑性很强,的确有他值得信服的理由。最后一个“耳”,连他自己说不定都在佩服自己了。
然后转而再反问众人“沿河求之,不亦颠乎?”再一个反问句,把气势抬到最高。大家自然心服口服
短短一段,仅仅是讲学家的语高描写却被纪昀描写得一波三折首先是语气的波折,质问、反问、陈述再反问,一层一层。其次是说话内容的曲折,知识分子的说话讲究逻辑性,尤其是在和别人辩论或者是游说的时候,总是首先

《河中石兽》的讲学家形象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