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旋律形态特征.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旋律形态特征
摘要《槐花几时开》是四川宜宾地区广为传唱的一首民间歌谣,它的歌词简单淳朴,曲调优美,其富含的感情直接且真挚动人。歌曲由“起、承、转、合”四句体乐段构成,旋律随着歌词内容的发展和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关键词《槐花几时开》旋律形态曲式音乐骨架音线起伏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旋律是一首歌曲的灵魂和基础,是最能表达人内心感受的艺术语言。由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的横向排列组织而成。《槐花几时开》的曲式、节奏、节拍、音线起伏、乐音组织等方面有独特的旋律形态特征。
1乐曲的结构形式――曲式

《槐花几时开》的歌词用了简短的四句七言,就将少女怀春望郎来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四句七言的歌词格式为音乐旋律的发展唱腔提供了方整对称的基础结构,按照常理这种歌词格式最适合配置起承转合的典型旋律格式,然而作者却在这里运用了四句体的复述性叠式乐段结构。

歌词曲调的契合有利于表达整首作品的感情。《槐花几时开》词曲相通的地方是总体结构都是四句体。作品虽然篇幅短小,但情真意切,言简意赅。短短的四句歌词中交代了时间(槐花即将开放的时节),地点(高山下的农舍前),人物(娘与女儿)。曲调的四句结构也具有简明易唱,感情真挚的特点。词曲的契合程度高,之间又相互映衬呼应,歌词为旋律的唱腔发展提供的挥洒的空间,曲调亦使得歌词的意境予以升华,使其表达的感情更加传神。
曲调的四句又有着自己独立的性格,它并不像歌词那样采用递进式的逐层展开方式,而是利用上下句式的两句体为其乐思开启的基础,前后两个上下句相互叠合,曲旨既统一又有变化。变化呈现于歌曲中的关键部位,一是第三句的开头。由嘹亮的呼喊式音调转为低八度的耳语式演唱,然后一个十度大跳恢复至歌曲开始时的音区,造成感情上的起伏和波澜。还有一处变化就是在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加了一小节桥腔。这两处变化不仅表达显示了整首作品的情节内蕴,更是音乐旋律自身发展演变的需要,使全曲的乐思平添了生机。
2音乐的骨架――节奏与节拍

《槐花几时开》以密集――疏松的短长型节奏为基础。全曲四个乐句中的每一个乐句均分为两个乐逗,每一个乐逗的节奏型都呈现出先紧密后松散的形态。这种表现在二四乐句尤为明显,第二乐句字位密集,仅占一拍时值;第四乐句字位相对稀疏,时值放宽一倍。显而易见,第二句有意渲染女儿“望郎来”的鸡婆期待的心情,而第四句则重点描写那种故作镇定,若无其事的心情。词曲结合关系上呈现出字密腔急,字疏腔缓的态势,这种节奏充分突出了人物的性格和形象特征,有利于歌唱表演者自由抒发内心的情感。

该曲运用的短长型节奏在大体规范的二拍子中自由的伸缩。它给人以似整非整,似散非散,整散结合的听觉效果,情感重音的变化决定了节拍的轻重和疏急。这样的节拍类型正适合随心所欲地表达田园式的爱情题材。
3音线伏
音线是指由音高走向的变化而形成的起伏线条。全曲的最高音是开头的高音“dol”,最低音是结尾的“la”,两者相差十度,整首歌曲的音线走向是趋下的。分句来看,第一句以高音“dol”开始,以“mi”结束,音线下行,第二句以“sol”开始,以低音“la”结束,也是下行。二三句中间一个低沉平

四川民歌《槐花几时开》的旋律形态特征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