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竹排舞中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竹排舞中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摘要:竹排舞也叫跳竹竿,黎语意为“跳柴”,因其是一项健身运动,外国的游客又称作“世界罕见的健美操”。在校园里开展竹排舞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体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直接或间接地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因为跳竹排舞的每个环节、过程当中,动作与节奏相得益彰,无时不在。在我校大课间学生跳竹排舞活动中,我们对竹排舞影响学生音乐节奏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竹排舞;音乐;节奏感
竹排舞又称竹竿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当一对舞者灵巧地跳出竹竿时,持竿者会高声地呼喝出“嘿!呵嘿!”场合极为豪迈洒脱,气氛热烈。如果跳舞者不熟练或胆怯,就会被竹竿夹住脚或打到头,竹排舞相对独舞等其他舞蹈种类而言,简单易操作,无须多么深厚的舞蹈技术功底,兴致所至,大人小孩都能跳上几步,具有普及性。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跳竹排舞理应成为小学生课间活动的理想方式,通过跳竹排舞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锻炼身体的上、下肢力量。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勇敢果断的品质,艺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蕴含着比知识传授更为复杂更为艰巨的素质培养。竹竿舞需要音乐伴奏,在有节奏的、规整的队伍行进中跳进跳出,能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理解和谐运动,增强学生音乐韵律感,为少年儿童音乐素质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1 用竹排舞吸引孩子的有意注意
小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在不经意间发生无意注意的行为,这是很正常的,竹排舞指导教师应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来化解学生的无意注意,并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是用讲课的内容来‘拴住’儿童对教师的叙述和讲解的注意力的。”显然,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是引起并保持这种注意的最有效的条件。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环境的熏陶尤为重要,在学校的音乐课上,平时的文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多播放一些竹排舞视频,让学生对竹排舞活动先获得初步印象,然后示范给学生看,让学生自己来实践,以点带面,渐渐影响校园内更多的学生,儿童天性好玩,喜欢娱乐,组织者通过众多的竹排舞游戏活动展示来吸引孩子们,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把竹排舞当作娱乐消遣和玩耍的方式,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经常鼓励和肯定他们的表现,在老师激励和同学提示下培养跳竹排舞兴趣、促进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
2 让竹排舞节奏在孩子们的耳朵中先入为主
众所周知,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节奏与人和自然的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人的呼吸、脉搏的跳动、走步、舞蹈、劳动,人的情感的喜怒哀乐的变化,自然界中的刮风、下雨、流水的动态等,都可以通过节奏的形式表现出来。节奏中蕴含着人类及自然界中的一切律动。有良好的节奏感就可以把人与自然界的律动形成同一轨迹,获得强烈的感受。比如在进行曲音乐的伴奏下,我们的步伐自然会更加坚定有力;情绪也会随之激昂。跳竹排舞之前,面对的先是学生听赏竹排舞音乐的活动,节奏为第一要素,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跳竹排舞的效果,教师需要在日常音乐课中,平时校园文体活动中有意识开展各种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听、去感知音乐节奏。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

在竹排舞中培养小学生音乐节奏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ggqyk17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