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相信与尊重孩子的重要性.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7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最近我读了马琳的《教师情感投入,激励学生勇于探究》一文,感触颇深,儿童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中仰陵张晓芝(2013-05-20 07:51:13)转载▼标签: 教育分类: 北豆、南辛庄、中仰陵
儿童时代的世界,是一种特殊的世界。儿童有自己的幼稚的善恶观、好坏观,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有自己的幼稚的审美标准,甚至有自己衡量时间的尺度。但我们的学生毕竟是儿童,我们的班集体毕竟是儿童集体。为了取得进入名为童年的奇异宫殿的通行证,我们应该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儿童,再现儿童的本色。我认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能享有对儿童的合理权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儿童才不会把我们看做偶然进入他们宫殿的怪物,不会把我们看做为只看守儿童世界的大门,而对奇异的儿童宫殿中发生的一切去漠不关心的守门人。
就像我们自己不会故意去触犯法律、道德一样,儿童也不会故意干坏事。你必须深信不疑这一点。就像有些孩子就爱在课堂上告状,“谁谁谁又在说话啦~他偷偷的把纸扔地上啦~老师,我的文具不见啦……”这些话,这些事可能在每节课都在上演。对于这些事情,相信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了,顺其自然吧,偶尔也数落几句也就过去了。一开始,大家都会很烦,为什么他们这些小脑袋里总是装满了与课堂无关的奇奇怪怪的问题?
实际上,幼小的孩子们还不善于用自己的理智去推究错误行为的动机,他们还缺乏在道德上的共同感受和同情他人的经验,因此他们很容易去指责自己的同学,说得更确切些,他们很容易同意教师所说的谴责他人的话语。不能把集体的信念建立在一致对待孩子们尚未理解的事物的表面现象上。因此,当他们又开始“抱怨”自己的同学时,我们先别急的皱眉,别呵斥他们“闭嘴!停下来!”,我们不妨好好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指令出了问题,又或者,我们是不是也经常在孩子们面前“抱怨”呢?
儿童是一面镜子,教育就是投射到镜子上的光。想要得到七色彩虹,就要保证投射到镜子上的光是纯净的。记住:儿童从来不会故意干坏事。与君共勉!
儿童不会故意干坏事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来源:不详作者:佚名分享到: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发生在我与我任教班级的一个孩子身上。
那是4月的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去ESL做助教,发现教室了的A同学没去ESL,询问之下知道了她被老师留在教师补作业。我当时也没太在意,一节课就这样过去了,第二节课的时候发现了她不在教室了,但是书包东西还在,于是我就想去看看她是不是去上课了。我去她所在班级的时候正好经过住宿班的门口,怎么看见有一个人蹲在地上使劲翻书包。我再仔细一看,我自己被吓坏了,因为那正是小A,也就是说她不是在自己班级,也不是在翻自己的书包。我当场就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而小A看到我,神情非常紧张。只见她红着脸出来,一手还使劲揣着自己的裤兜。小拳头紧紧抓着不放。
以下是我和她的对话:
我:你在别人教师干什么呀?
小A:我随便看看。(讲话非常紧张,没有底气)
我:这人家教室有什么好看的?哎,你手干吗老抓着自己的裤兜?能不能让老师看看?
小A:不。。。。。。
我:来,让我看看藏了什么?
小A:(拿出东西—是几支很精致的粉笔,还有一本小的记事本)边拿边解释,这是我从家里带的,不是拿的。
(我一听,这不是此地无垠三百两吗?)
我:好的,老师相信你是家里带的,那你能告诉你带这东西干吗?
小A:我就玩玩。
我:那老师不是怀疑你拿东西,我最后问你,这是不是你的?
小A:是的。(但是已经中气不足)
我:好的,那其实这件事情也很简单,老师不会说你拿别人东西,也不会说你没拿别人东西,要证明很简单,你等我,我去拿手机,只要问一问你妈妈是不是给你买了这东西玩就知道了。
小A:一下哇哭了,老师,是我拿的。
我:你知道这句话说的不好听叫什么吗?你现在准备怎么做?
小A:我把东西还回去。
我:好,我们就把东西还回去,老师想帮你保守这个秘密,你自己愿意保守这秘密吗?
小A:愿意。
我:我不会告诉你爸妈,但是如果一旦被我发现你再这样的话,我一定会严惩。
这件事情就在这样的谈话中结束了,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自己的处理是否正确,我其实当天心里也在想是不是该和她家长联系下,但是我觉得我也得遵守我自己的诺言。当天我自己查阅了网上资料,遇到这类情况该怎么办?
后来又读了《大师谈教育心理》,我想我肯定了一点,儿童不会故意干坏事。儿童的某种不体面的行为只要我一人知道就行了。教师对于孩子的心灵
影响也非常重要,教师应该是善良,热心,真诚的。《要相信孩子》[苏] 苏霍姆林斯基汪彭庚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年4月版
我们教师时常要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怎么才能让好的东西在孩子身上占优势?沿着什么道路才能使培养对象把高尚的行为作为一种需要?怎么才能把人类在道德方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经验传授给儿童?也

相信与尊重孩子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0012230
  • 文件大小97 KB
  • 时间201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