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件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著名教师朱自清、沈从文、闻一多、钱钟书、华罗庚、朱光潜
上课前我们先听一首歌。这是西南联大的校歌,有的同学大概没有听过,西南联大其实就是现在的云南师范大学。它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抗战八年间,迁入云南的高校有10余所,其中最著名的是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的校歌是在其成立之初,冯友兰先生作词。校歌是一首词,开头部分感叹南迁流离之辛苦,中间部分歌颂师生不屈的壮志,结尾部分寄托对最后胜利的期盼之情。
冯先生所作之校歌与南宋岳飞抗金时所作的《满江红》有照应之处。校歌第一阙开头几句说:“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三校从平津迁到长沙,可是很快又告别衡山湘水。《满江红》的第二阙开头四句是:“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冯先生在校歌中把这四句改为“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
在历史上,汉族政权如果不能立足中原,而偏安江表,就称为南渡。晋朝南渡是第一次,宋朝南渡是第二次。而抗战时期中华民族在西南偏安一隅,与宋朝南渡有相似之处。因此,冯先生用与《满江红》照应的方法写校歌,可以激励西南联大的师生时时忆起岳飞抗金时“怒发冲冠”、“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的忧愤形象,不忘身负的报仇雪恨、振兴国家的重任的。
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在1938年考入西南联大,他至今都清晰地记得当时唱这首校歌的“悲愤而又坚决的心情。”“悲愤而又坚决的心情”正是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对人产生的一种效果。那么就引出了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悲”
一、悲剧的本质
悲,又称为悲剧、悲剧性。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是广义的悲剧;作为戏剧的一种样式的悲剧,是狭义的悲剧。美学有关“悲”这一审美范畴的研究,是以艺术中的悲剧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的。
悲和崇高都是审美范畴,它们之间有联系。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美。然而悲和崇高的区别十分明显。悲不说明对象本身的性质,只说明过程的性质。崇山峻岭、汪洋大海可以是崇高的,但不可能是悲的。只有行为——人的行为和艺术中所描绘的行为才可能具有悲的性质。在现实中,悲的领域比崇高的领域要窄得多,悲只涉及行为世界,而崇高既包括行为世界,又包括对象世界。
1、亚里士多德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是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是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最早起源于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祀活动中的合唱,即“酒神颂”。在悲剧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预示着胜利、成功的到来。
古希腊人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露天剧场。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大的戏剧比赛。
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普遍参与使希腊悲剧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空前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第6章中对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如何“借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些情绪得到净化”,亚里士多德提出他的悲剧理论的“过失说”。他指出,悲剧的各种成分中最重要的

课件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