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及其思考.docx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及其思考【摘要】根据兴趣爱好来向人们提供基于算法的精准推送是如今很多媒体的传播机制,智能化、个性化、私人定制等使得人们陷入“信息茧房”的效应中。这使得人们变得更加自信,即过度自信或者盲目自信,从而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应对“信息茧房”,应建构“人行道”模式,加信息偶遇的机会。当然,这同时需要人们自身的努力,更需要来自运营商的努力,二者共同应对因为信息消费而产生的存在于个性化和公共性之间的差异平衡的问题,提高信息之间“碰面”的可能性,并提高受众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关键词】微博;“信息茧房”;效应;应对“信息茧房”这个概念最早是通过美国学者桑斯坦[1]提出的,他通过对互联网的研究,在2006年出版了《信息乌托邦》这本书,并在书中对“信息茧房”概念进行了陈述。他认为但凡是在网络上进行的信息传播,如果说因为一些自身的信息需求,人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者自己选择的信息、领域进行了解,即人们只听他们选择和能取悦他们的东西,即会形成“信息茧房。并且,网络用户一旦形成阅读****惯,就会被自己的兴趣局限于特定的领域,对该领域的信息、话题极为熟悉且这一兴趣越来越稳固,而对其他领域的问题及热点缺乏关注,使人们的注意力及兴趣锁定在较小范围内,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将自身完全封存在一个类似于蚕的虫茧一样的外壳之内,对外界的信息很少接收。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开始变得模糊,甚至失真。根据相关学者的阐释,可以将“信息茧房”的实质和内涵进行概括。主要通过四个词来诠释:一是信息消费个人化;二是意见“回音室”或者“沉默的螺旋”理论;三是信息“巴尔干化”;四是“个人日报”。一、“信息茧房”现象(一)现代网络的“信息茧房”现象“我前一段时间准备买车,看了很多汽车测评类的文章,买完车之后,客户端上的内容开始变得很单一,几乎全是汽车类的资讯,都没有其他内容了。”北京市市民王先生通过今日头条获取了很多汽车的讯息,但是买完车之后,反而觉得这样的推送机制过于机械单调。上述现象,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极其常见。一方面,在这个网络普及的年代,网民的数量在不断上升。但一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对所有的信息都进行浏览,这也就产生了一种现象,人们会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爱好,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阅读,甚至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进行交往等。比如人们对新闻有兴趣,而对音乐没兴趣,那么他们会经常性接触新闻报道的网站,相反,他们就会很少再去关注其他网站,比如音乐网站或者APP。另一方面,人们通常会****惯前往自己经常去的贴吧,进行发帖、潜水,并且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帖子,很少甚至基本不会关注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只对一种特定的信息了解,而对其他信息置之不理,以致造成一种封闭现象。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闻聚合类客户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利于人们对世界多元化的掌握。另外,长时间地接收针对性信息,就会在无形中丧失接收其他不同信息的可能性以及能力,最终导致给自己罩上一层看不见、摸不着的“信息茧房”。(二)微博“信息茧房”现象微博用户的使用重心是内容传播,它可以进行各种合法的信息分享、传播、获取等操作,同时人们还可以通过客户端来进行个人社区的建设。此外,微博与博客不同,它的信息具有字数的限制,在西方仅仅只能发送140字符的信息,在中国多数中文微博平台的上限是140个汉字。可见微博的使用条件并不高,内容的微型化使得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通过上网操作进行微博的浏览以及信息的发布。“信息茧房”效应极易形成诸如微博这类拥有大量因为虚拟而连接在一起的受众平台,他们会处于“回音室”内,或者“沉默的螺旋”之中,群体极化产生舆论暴力的机会大大增加。另外,假设异质群体之间有效对话的机会很少,社会黏性削弱,久而久之就产生隔阂,最终会使得社会分化。所以媒体应该具有应对“信息茧房”效应的意识。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微博是作为自媒体以及社交化媒体的代表而出现的,而它的传播结构是“个人中心”+“内容关联”[2],特点就是人们在进行信息消费的时候,拥有个性化的同时还拥有自主性。微博的使用者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同样也可以是信息的消费者,人们可以面对群体阐述自己的某一观点,可以对喜欢的内容进行传阅,比如可以对一些歌曲、视频、文章等进行分享。此外,人们还拥有较强的自主权,能够自己决定在这个平台接收什么样的信息。另一方面,微博之所以能够对人们进行准确的内容推送,主要是因为协同过滤这项技术的支持以及智能化带来的算法推送。微博通过这些技术将许多具有相同爱好的人召集在一个平台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只关注到微博带来的信息展示、交流分享的好处,却往往忽略了微博在无形中已经替我们对原本可能接触到的信息进行了一次强制筛选。筛选的结果是留下了那些经由微博定义,认为是人们感兴趣的信息。这

微博的“信息茧房”效应及其思考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r520520
  • 文件大小44 KB
  • 时间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