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益电影《红日亭》观后感.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公益电影《红日亭》观后感公益电影《红日亭》观后感 12月5号在温州看了电影《红日亭》的首映,不论是剧本的打磨、镜头的选取还是演员的表演都很到位,电影里说不尽的是温州元素与温州情怀。红日亭施粥的故事一直潜伏在故事脉络里,施粥只是一个具体化了的善与爱的表达,马灯陆陆续续出现表达的是这颗善心永远光辉,粥与灯所折射出来的是一种乐于助人的精神。观影当天去了红日亭,见到了影片的原型人物孙兰香阿姨,她在讲述施粥以及在这个过程里遇到的一些困难的时候脸上一直是带着笑容的,这是很难想象的。早晨最早的时候是3:30起床,煮茶熬粥,做上小咸菜,那天谁生日了还会煎个蛋……这不仅仅是起早贪黑的事,还有细心与用心。而她却不是苦不堪言、一副疲态的样子,她轻松自在、极为乐观,说的最多的是****惯了”,我想这也许是真正体验了助人为乐的美好感觉的样子吧。直到问她想过放下或是离开吗?她笑着低下头不说话,有些哽咽,然后抬起头说“我舍不得离开”。没有更为细化的理由,就是舍不得,但这特别触动我的心,简简单单的平凡,日复一日的奉献,哪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举动?哪里还需要什么震动人心的举动?有的是快乐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这才是最震撼人的地方。看完电影我意识到这可能是艺术化了的红日亭,却不是艺术化了的“孙兰香”,因为生活里的她就是如此的洋溢着暖心的微笑啊。在前一天的沙龙上,奚美娟老师在谈到这部作品时就表达了自己是非常反感概念化的人物的,而《红日亭》里的高春梅一角在观众的第一印象里她是很容易被概念化的,就是典型的好人好事的范例。一般电影在表现人物时很难突破神化人物,演员在表达时也很容易固化角色。但欣赏过影片之后会发现其实高春梅属于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解读的人物,除去红日亭的义工身份,从妻子、母亲以及外婆等等的角度都可以说一说这个人物的独特之处。还想说一句的是,奚老师在这部电影里是“跑”的状态,看着都替她感觉到累,但她脚步依然匆忙。辛苦辛苦,高春梅! 也许这不仅仅是温暖系列电影的开始,还是表现先进人物的一种新的方式。电影很温暖,也很俏皮,不刻意赚取眼泪,旨在用细节打动人: 比如高春梅给阿国洗头的唯美片段,纯粹的眼神里能投射出来的完全是一种对母爱的渴望;比如高春梅跟阿国讲人是一撇一捺的组成,是互相支撑依靠的选择;比如金阿婆与高春梅的两次生死对话的片段,那不灭的马灯似心灯,我一度认为金阿婆闭上眼睛后那盏马灯会灭,后来发现并没有,突然领悟到孙婆婆手里的那盏马灯怎么可能灭?有高春梅在,有阿国在,有刘建设在,有秀妹在甚或有张一凡在,这盏灯永远不会灭;比如高春梅无奈离开红日亭时大雨磅礴,她手里的那柄红色雨伞的特写镜头触动观众的内心,爱,是遮风挡雨。她声嘶力竭要表达的是施粥的本意到底是什么?我想一定不是仅仅施赠一碗粥,而是施赠一颗善意的心,有了这样一颗心,助人便不再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比如外孙女张一凡对她说:西方国家提倡的是帮助别人先帮助自己,自己都照顾不好,怎么还能帮助别人,人在有的时候是要自私点的。高春梅是有些不接受的,但是细想想也不无道理。在那一刻,思考着的高春梅让我感动,新旧思想或是对于乐于助人的不同理解,在这里看似有冲突,实则是一种互相影响与传承;比如阿国大叫阿婆的名字没有飞上去,阿婆的名字没有飞上去,眼泪哗的一下就下来了,金阿婆说“钱没有丢,只是放错了地方。用这些钱换回一个阿国,值得。”金阿婆在大

公益电影《红日亭》观后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19-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