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官学是传授管理国家经验、培养治国人才的场所,备受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夏、商代的教育是奴隶主享有的特权,为培养勇敢善战的武士,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方面为最主要的。西周“学在官府”。官学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种,其中国学又有大学和小学之分。周天子的大学称作“辟雍”,诸侯的大学称作 “泮宫”。乡学又称作 “庠”、“序”,由乡官掌管。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 把贤能者选送司徒, 经司徒在择优选送至国学。 能够入学者全是贵族。学****的主要内容是书、数、礼、乐、射、御等六艺。六艺中,书、数是小艺,为小学的学****课程;礼、乐、射、御是大艺,是大学的学****课程。 大学的管理人员称 “大乐正”,学生称“造士”。造士中的优秀者,将被天子、诸侯选拔为官,授以官职。春秋战国时期,官学废弛,私学兴起。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提出了“置主法之吏,以天下为师”的主张,逐渐形成了“以吏为师”的制度。在秦王朝时期,秦朝的各级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立了训练官吏的“学室”。西汉时期,全面恢复了官学。汉武帝时始,成立了太学。 郡国每年向太常推荐十八岁以上“仪状端正”、“好文学、敬长上 ”的青年,经过太常严格挑选后入学学****学****内容主要是《诗》、《书》、《礼》、《易》、《春秋》等经书,同时还要学****一些律令。在学期间,免除一切徭役。学业完成后,成绩好的授予官职, 成绩不好者除名。 同时,还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东汉时,另外,还为宗室外戚等贵族子弟设立了专门的学校宫邸学,以及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鸿都门学。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影响, 以及九品中正制的实行, 官学虽然依然存在, 但却不受重视。如三国时,曹魏“学者虽有其名而无其人,虽设其教而无其功” 。东晋南朝之“国学时或开置,而劝课未博,建之不能十年,盖取具文而已”。北朝在北魏时一度“天下承平,学业大盛”,但到末年却“海内淆乱,四方校学,所存无几”。直到唐代,官学才重新兴盛起来。唐代官学有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从理论上讲,学校的任务是兴教化、育人才。实际上,学校的全部工作可以归结为向尚书省输送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成为官僚的培养机构。中央官学主要有国子监六学和弘文、崇文二馆。除学****诗》、《书》、《易》、《礼》、《春秋》三传等经典以外,还要学作时务策,练****书法。唐代地方官学设京都学和州府县学,令长史主持,设文学、助教负责教学。唐代官学在贞观到开元、天宝年间达到极盛。自天宝后,学校益废,生徒流散。李氏王朝一再努力试图振兴官学,终因国势衰落而力不从心。官学衰败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五代,直至宋朝建立后才有所恢复宋朝在中央设国子监诸学,在地方上设州县学。宋代官学中, 以太学最为重要。为了保证太学的质量,宋仁宗时任命曾执教苏州、湖州官学二十余年的胡瑗出任国子监直讲,推广“明体达用”、经邦治国的“实学”教学方法,效果甚好,“士或不远数千里来就师之,皆中心悦服。各府、州、军、监和县都设有官学。县

中国古代官学的发展历程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