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pdf.pdf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9,“人的发现”及其比较黎玉琴(肇庆学院政法学院,广东肇庆526061)摘要:把王阳明与欧洲同时代的宗教改革进行对比表明,王阳明思想中确实存在着突出人的主体地位的倾向,在历史上也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就其对人的规定、成为人的路径以及对所置根其中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又都远远不及欧洲同时期宗教改革运动。关键词:王阳明;宗教改革;人的发现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9-8445(2008)01-0020-05如果我们从东西方历史的比较这个视野来审视王阳明的思想活动,将发现他走出朱子哲学的藩篱,在思想上特立独行、自成一体的同时,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勃发,德、法、英宗教改革如火如荼的时期。与同时期西方关于人的荣光、尊严以及崇高价值等主体性张扬相比较,阳明思想究竟能否被看成是类似于布克哈特所说的欧洲语境之“人的发现”??这是一个关系到如何评价王阳明及其精神的问题。我们有理由摒弃那种把王阳明思想武断地斥为主观哲学的片面之辞,但是否也应该警惕把它从历史境域中孤立出来,进而将其演绎成为圣化形象这种倾向?“不假外求”的“良知”使人皆可为“圣人”与任何其他思想家一样,阳明关于人的思考有其先在的思想背景,这就是以朱熹为典型代表的“理学”。朱熹把“理”作为自身理论思维的核心范畴,其基本含义之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原则,是人们从事交往活动的行为规则。但在“理”与“事”的关系上,基本定位则是“理在事先”或“理在事上”,“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不成元无此理,直待有君臣父子,却旋将道理入在里面。”【2】这种理论构架所致必然是人没有自主性,行为要受外在规制,人的存在是被遮蔽于事先之“理”,人及其活动都必须要承载这些外在的“理”。因此,不可能也不允许产生和存在摆脱了人的依赖性而独立的个人。即使朱熹后来意识到这容易产生矛盾,肯定“理与气本无先后可言,但推上去时,却如理在先气在后相似。”【3】,二者之间实际上无所谓时问的先后,但在逻辑上却有一种先后关系,即“理”虽然不具有时间的先在性,逻辑上的先在性却是存在的。而阳明在一生艰难困厄之中都不停地反复思考,如果圣人而非常人处于这种情况下当如何?经长久思考之后,终于明白圣人之道,是存在于人性本身,具有自足性,向外求理于事物根本就是一种错误,既然如此,通往圣人之道就只能求诸于内了,“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即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只在此心去人欲存天理上用功便是。”f4‘心即是理”成为阳明哲学主体性的基本形式,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t3外无善”,最终使个人成圣成德、为善去恶,都取决于主体本身的内在德性。这实际上已经否决了孑L子所倡导且长期流传的“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人分几等,彼此不能逾越的思想基础。把“理”归结为心而不是外在于心,使阳明进步提出了不假外求的“良知”。良知观念最早产生于《孟子》,这是一种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自然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所不虑而知者,收稿日期:2007—10—15;修订日期:2008

王阳明关于“人的发现”及其比较.pdf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unnwldv33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