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培训资料 艾灸.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艾灸培训艾灸简介灸法多指艾灸,是运用艾草或附加其他药物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目的,它不仅能治病,而且能防病。艾灸大都作用在经络的穴位上,效果才能发挥,感传才能出现,使气至病所;所以要求施灸者必须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穴位,否则灸具就变成了暖炉,其功效可想而知。国内外医学资料和临床实践证实,艾灸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产生抗体及免疫力,所以长期施行保健灸法,能使人身心舒畅,精力充沛,祛病延年。施灸对于血压、呼吸、脉搏、心率、神经、血管均有调整作用;能使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明显增高,胆固醇降低,血沉沉降速率减慢,凝血时间缩短,对血糖、血钙以及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也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艾灸的作用特点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为妇科要药。用治脘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证,如艾附暖宫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带下,妊娠胎漏,如胶艾汤,煎汤外洗可治湿疮疥癣,祛湿止痒。以艾草为主材料的艾灸,即是将艾草捣绒,制成艾条、艾柱点燃后外灸相关穴位,能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总的来说,艾灸具有以下作用:1、防病保健灸法可以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无病时施灸有防病保健的作用。《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2、温经散寒灸火的温和热力具有直接的温通经络,驱散寒邪功用,这正是寒者温之的具体运用。《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临床上可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寒邪为患之胃脘痛、腹痛、泄泻、痢疾等病证。3、扶阳固脱灸火的热力具有扶助阳气,举陷固脱的功能。《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说明了阳气的重要性。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此时,就可用艾灸来温补,以扶助虚脱之阳气。《扁鹊心书》说:“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伤寒论》也说:“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可见阳气下陷或欲脱之危证,可用灸法。临床上,各种虚寒证、寒厥证、虚脱证和中气不足、阳气下陷而引起的遗尿、脱肛、阴挺、崩漏、带下等病证皆可用灸法治疗。4、消瘀散结艾灸具有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之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瘀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瘿瘤等病证。5、引热外行艾火的温热能使皮肤腠理开放,毛窍通畅,热有去路,从而引热外行。《医学入门》说:“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故灸法同样可用于某些热性病,如疖肿、带状疱疹、丹毒、甲沟炎等。对阴虚发热,也可使用灸法,可选用膏肓、四花穴等治疗骨蒸潮热、虚痨咳喘。灸法的注意事项1、灸法的取穴原则艾灸治疗是通过对一定腧穴进行艾灸来完成的,作为灸法的临床治疗实施方案,配穴处方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选取适当的腧穴是配穴处方主要内容之一,人体14条经络线上有361个穴位和众多经外奇穴,每个穴位都有一定的特性,其主治功能不尽相同。只有依据经络、腧穴理论,结合临床具体实践,掌握取穴的一般原则,才能合理地选取适当腧穴,为正确拟定灸法处方打下基础。灸疗处方中腧穴的选取,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以循经取穴为主,并根据不同证候选取不同腧穴。因此,取穴原则主要包括近部取穴、远部取穴和辩证取穴。2、灸法的顺序临床上一般按照先上部后下部、先阳部后阴部(中医认为:背部为阳,胸部为阴)、先头后肢、壮数先少后多、艾柱先小后大。3、灸法的禁忌证(1)凡属实热证或阴虚发热、邪热内炽等证,如高热、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大量咯血、呕吐、严重贫血、急性传染性疾病、皮肤痈疽疮并有发热者;(2)器质性心脏病伴心功能不全、精神分裂症、孕妇的腹部、腰骶部;(3)五官颜面部、颈部及大血管走行的体表区域、黏膜附近。(4)患者过劳、过饱、过饥、大渴、大惊、大恐、大怒之时禁灸。4、艾灸的过程及灸后的注意事项(1)艾灸的过程中需注意施灸者和患者精神集中,随时询问患者感觉,避免烫伤;(2)艾灸时注意引导患者体会灸感,灸感包括透热感、扩热感、传热感和局部的胀、麻、痒、跳动等穴位得气感;(3)艾灸时注意保暖、避风,但环境需要空气流通,结束时施灸部位需盖好毛巾;;(4)灸后注意补充水分,不可形寒饮冷,不可立即洗澡;(5)遇到晕灸情况应迅速停止施灸,将患者扶至空气流通处。抬高双腿,头部放低(不用枕头),静卧片刻,即可。如患者仍感不适,给予温热开水或热茶饮服;重度晕灸:即停灸后平卧,如情况紧急,可令其直接卧于地板上。直至知觉恢复,症状消退。如必要时,配合施行人工呼吸,注射强心剂及针刺水沟、涌泉等。5、孕妇禁灸和慎

培训资料 艾灸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lm860108
  • 文件大小49 KB
  • 时间2020-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