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西医结合论文.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的关系[摘要]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关系的探讨逐年增多,各家学说不一,各执一辞。单一的辨证论治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医发展的需要,而单从辨病论治、全盘西化,又偏离了中医学发展的轨道。中医的辨证论治,西医的辨病论治,应该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但是二者孰主孰辅?是辨证论治指导辨病论治,还是辨病论治指导辨证论治?这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困惑。关键字:辩证,辨病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也是中医学的主要特点之一。所谓辨证,就是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所得到的数据,全面了解病人所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明确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探察其邪正对比,从而掌握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实质,“论治”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立相应的治疗法则及方药。辨病治疗是西医认识、分析、辨别、治疗疾病的诊疗手段。现代中医临床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无必要结合辨病而论治,观点不一,结合自身近30年的临证体会,笔者认为辨证与辨病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辨证论证的特征与优缺点辨证论治既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治疗”。中医的辨证治疗认为一个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就不同,而不同疾病,只要辨证证候相同,则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此即所谓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由此可见中医辨证的“证”是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以及致病因素和机体抗病能力相互斗争情况的概括。中医的辨证论治,辨的是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是以机体内在的生理病理状态为主,致病因素为辅,而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病证诊治体系。中医历来重视辨证,但亦未忽视过辨病,甚至可以说中医的诊疗活动始于辨病识病。如早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中就记载有头、眼、耳、鼻等疾病16种;《周礼·疡医》则有疮疡、创伤、骨折等外科疾病的记载;《山海经》中更记载有瘿、痹、疥、癣、疟等疾病38种;而《神农本草经》中则有“黄连治痢”、“常山截疟”、“苦楝子驱虫”的记载;《伤寒论》更是辨病论治的典范,《金匮要略》则提出肠痈、肺痈、浸***疮等70多个病名,以后历代先贤不断对辨病识病进行探讨,代有发展。但限于科学技术的水平,中医“病”的概念模糊而不统一,很多还停留在张仲景时代对病的认识上,如有的是指病,如麻疹、疟疾、痢疾之类;有的是指症状,如咳嗽、呕吐、胃痛、腹泻之类;有的是以证命名疾病,如风寒、湿热、痰饮、肝郁、脾虚之类,极不一致,与现代医学关于疾病概念存在着较大的差别,中西医有共同认识的疾病,过去大约只有麻疹、疟疾、痢疾等少数疾病。总之,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制约了中医辨病论治的发展。所以,尽管中医早已认识到辨病的重要性,也不断尝试进行辨病论治,但最终还是选择了以辨证论治为主的道路。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选择不是主动的、自觉的选择,而是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辨病”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当然,事实证明它同时也是智慧之选。正是因为选择了辨证论治而不是辨病论治,中医才得以在现代实验方法建立之前,在一无检查设备,二无化验分析的情况下,发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得以生存和沿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并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辨证论治”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中,运

中西医结合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90135236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