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docx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太平天国文书避讳制度的形成在太平天国起义准备时期,拜上帝会为了保密或故示神秘,使用了一些隐语。其中如“三星”“禾王”“禾乃”等,后来便成为对洪秀全、杨秀清的避讳敬称,不得随意使用。随着洪秀全在东乡登极和永安封王,“王”字成为必须避讳的字,遇“王”字则改为“黄”字。太平天国明文规定避讳字样,始见于辛开元年(1851年)十月二十五日《永安封王诏》:“天父”才是真神,才是上,才是帝,才是爷,“天父天兄”才是圣,其余不得僭越;呼称天王洪秀全“为主则止”,不宜称上称圣,免致“冒犯天父天兄”;左辅、右弼、前导、后护各军师,也不得称为王爷,乃分别封为东、南、西、北王。太平天国初期,避讳制度比较宽松,除“上帝爷火华”名讳必须谨避、严禁人名寓意僭窃之外,其天王与首义诸王姓名均不避讳。如,为避讳“爷火华”,《太平条规》“堆火”避“火”作“堆烧”,《颁行诏书》“华夏”改为“中夏”;为防止人名寓意僭窃,参加金田团营的首义人员蒙得恩,“本名上升,因敬拜上帝,上字犯讳,改名得天,复因天字崇隆无比,故又改名得恩”。现存各种太平天国印书的辛开元年与壬子二年(1852年)刻本,出现了大量的“秀”“全”“清”“朝”“贵”“云”“山”“达”“开”等字,临文不讳,可见初期文书避讳较为粗疏。癸好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洪秀全、杨秀清等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功臣勋旧,封官晋爵,等级森严不可逾越,避讳制度也日趋严密。当年新刻的太平官书,如《太平救世歌》《三字经》《见天京于金陵论》《贬妖穴为罪隶论》等,其中的人名张潮楷、刘海珊、周际?o等,便是分别避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讳而改,再者补天侯李俊良本名俊昌、定胡侯李来芳本名开芳、镇国侯卢贤拔本名贤达、灭胡侯黄益芸本名益云,各避北、翼、南王名讳而改之。受过欧美文化熏陶的洪仁王干,曾在《资政新篇》中明确指出,“爷火华乃犹太土音,译即自由者之意”,并主张“上帝之名,永不必讳”。可是随着太平天国日益封建化,他屈从于落后的思想观念,在其所著《军次实录》中,改“华”为“花”,并且将前代帝王概贬为侯,写“唐玄侯(宗)”“明太侯(祖)”,改前代官名苏州府知府为“苏州郡知郡”。如此大规模的看似毫无意义的避讳,体现出太平天国后期为维系涣散的人心而不断加强王权的威严,由此我们也看到太平天国正一步步走下坡路。太平天国文书避讳制度的方法与种类太平天国在早期显示出了强烈的反传统文化的意识,但实际上,在其政权建立的过程中,却将凝聚着几千年封建等级思想的避讳制度完全继承下来,比之前代,太平天国时期的避讳制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其范围之广、方法之繁、种类之多令人咂舌。一、太平天国文书避讳制度的方法研究太平天国时期的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多种避讳方法。吴良祚先生在其大作《太平天国避讳方法探略))(《浙江学刊》,1988年第2期)中介绍了改字、减笔、加笔、空字、省字、删略、析字、合字、改音、谐音、衍义、改偏旁十二种方法,此处笔者就其中较为典型的改字、减笔、空字、谐音四种方法详细阐释。,就是以同义字、近义字等来代替应避讳之字,这是避讳最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国时期,“皇上帝”三字为宗教避讳字,《钦定前遗诏圣书-马太传福音书》中“进贡皇帝”改为“供纳侯长”,“属皇帝之物进之皇上”改为“属侯长之物进之侯长”,可见“皇帝”讳作“侯长”。太平天国印书

太平天国的文书避讳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aokaishui123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