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孟子经济学思想探究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孟子经济学思想探究论文
孟子是孔子的继承人,被后人称为“亚圣”,是儒教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推行“仁政”,提倡以德治国,宁可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贫困受穷,也不愿苟且现实,追求功名富贵。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孟子的政治、文化、哲学、伦理和教育思想,对他的经济思想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就孟子的经济学思想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希望引起专家学者对此问题的重视。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灭亡了,剩下的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的诸侯国,它们之间的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这一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如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变法,废除了旧的世袭禄位制度,把禄位和宅田赏赐给对国家有功的人士,把国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通过变法,各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显著。但各诸侯国的国王为了争霸列国,大力扩军备战,征募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加大税收比例,阻碍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孟子就是在这一社会、经济、政治极其复杂的时期,在和各诸侯国的国君讨论国家的治理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经济思想。
孟子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必须优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不同意法学家以暴力的手段来统治国家,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了确保“民为贵”经济战略的实施,孟子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他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认为,征用劳力要分清时节,不要误了农活,否则,就产不出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百姓自然要挨饿,没有粮食也养不出精兵强将,国家安全就会收到威胁。实际上,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整体利益孕育于个体利益之中,只有他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国家的整体利益才能体现出来。当前,我国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劳动力剩余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不能以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为由而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因为国家的利益是由百姓的利益汇集而成的。
孟子提出,国家经济发展应建立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富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强调在经济生活中,要处理好个体经济和国家的整体经济的关系,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优先考虑个体经济的发展,让国民能够养家糊口,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发展民营经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当遇到凶年,政府应该赈济灾民,使之免于死亡。实际上,国家的富裕就是建立在每个家庭富裕的基础上的,每个家庭经济充裕了,整个国家自然就富强了。
在战国时期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里,帝王都拥有大量的园林,霸占自然资源,而不允许百姓进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这无疑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孟子对齐宣王说:“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臣闻郊送之内,有囿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孟子认为,一个君王拥有土地是可以的,但不能太霸道,不让百姓进入到君王的土地上去从事经济活动。周文王的园林有方圆七十里,可他允许百姓到里面自由地打草、砍柴,逮鸡捉兔。把园林和百姓共同享用,百姓不但不觉得它

孟子经济学思想探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