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道德经答案 道德经阅读答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道德经答案 道德经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问题。
  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
  薛林荣
  当聂耳、冼星海等音乐家急忙奔赴在民族救亡大道上的时候,有一人无动于衰,她是瞎子阿炳。她无动于衷是因为她双目失明,而且不过是一流落街头的民间艺人,既不能上战场,又不能在乐谱上作部分类似于《黄河大合唱》式的“宏大叙事”,但她有胡琴,有琵琶,有中年时因双目失明而陡然长出的一对愈加敏锐的耳朵,还有一颗富于东方世界特有的宽广敦厚的悲悯之心,因此她把古老乡村民间乡里的听觉化作了近代中国历史上最漂亮凄凉和一唱三叹的音乐旋律,一首《二泉映月》,映出的是阿炳已经干涸但丰盈异常的一双关心世道人心的眼睛,因此她是“宏大叙事”之外永远存在的一个常数,一个能让不入流的艺人和穷苦百姓听见便感怀不已的温暖的名字。
  阿炳在中国音乐史上的存在是奇迹。双目失明的阿炳总让我联想到双耳失聪的贝多芬。是不是经历了生命中最大程度的悬殊的火和冰境界的人,才愈加贴近艺术和生命的本体要求?
  “聪慧”者,耳聪目明也,这不仅是健全生理的最低标准,也是艺术感悟的底线,但阿炳和贝多芬们竟然便能够超越***的毁灭性的万行阻拦,抵达平常民间艺人和平常古典作曲家望尘莫及的高度。艺术的极境不一定非要以肌体功效的部分丧失为代价,但一定和心灵内视和俯听的质量息息相关,和天才的顿悟和冥想息息相关。
  我相信一个人内心假如经常擦过《二泉映月》或《梁祝》的旋律,那么即使面对悲苦的世界,她也构建着诗性的自我表示的空间;假如说经常擦过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或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交响曲》,那么她肯定对痛苦置换的欢乐有极大的释放感;假如经常擦过的是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或比才的《卡门序曲》,那么她一定意气风发,情绪高昂,有仰天大笑出门而去的豪情壮志了……音乐和人的对应关系如此清楚地洞悉了心灵的奥秘,这是不难了解的,可我现在怀想着《二泉映月》,我一直想着未有此曲之前,瞎子阿炳她那对异于常人的耳朵是怎样陡然长出来的。
  在日本侵华时颁给各地市民的“良民证”中,我看到阿炳的惟一一张照片,她的盲镜滑稽地斜挎在鼻梁上,似两个黑洞,她那时一定被妻子董翠娣用一根细竹竿或一把折扇牵着,神色苍凉而傲慢地走在无锡的大街上,身上背满了多种乐器。她听到时间在一分一秒地逝去,而听觉在一分一秒地清楚、变重、变厚,她隐忍的外表下掩藏着一个寂静和忧伤的聆听,她能听见黑暗中一部分嘈杂的欲念在慢慢离身体而去,代之以手指间滑出的一段和弦。哦,这个出身卑微的私生子,这个诵读过《道德经》且深谙以精神致魂魄的道士,这个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她对生命的终极看法全凝结在那一对陡然长出的耳朵上,凝结在耳朵幻听出的《二泉映月》上啊,那是阿炳的全部,是她卓然独立于世俗民乐之外的高标。
  作者为何说阿炳“是‘宏大叙事’之外永远存在的一个常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何阿炳和贝多芬们能“抵达平常民间艺人和平常古典作曲家望尘莫及的高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经答案 道德经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