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保障房公平分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保障房公平分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摘要】在保障房建设实践过程中,我国住房制度的顶层设计正从“零敲碎打”走向逐步完善。当前保障房正处于加速建设阶段, 随着保障房建设大力度推进, 保障房大面积竣工, 如何更加有序公正分配已提到议事日程, 进入关键时期。中央领导多次强调, 确保公平分配是关系保障性安居工程成败及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一些保障房分配不公事件屡屡发生, 如浙江苍南县 850 套限价房竟成了当地县乡一些领导干部的“保障房”; 陕西山阳县在 900 多名经济适用房申请人公示名单中带职务者多达 100 多人; 多地还出现提供虚假户口骗购保障房等现象。【关键词】保障房; 公平分配; 管理; 实践; 为了实现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空置率和因分配管理引发的重大群体性事件“两个为零”,廉租住房租金收缴率和完好率“两个百分之百”, 圆了部分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梦”。李克强总理曾指出:“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 分配不公会造成更大的不公, 在这方面要加强探索。”结合工作实践,本文试图对保障房公平分配管理做一些分析。一、保障房分配中存在的问题 1. 保障率不高住房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保障能力有限,导致保障对象存在盲点,部分中低收入人群无法成为分配对象。荆门市户籍、中低收入者可按照自身情况申请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或公共租赁住房, 但对于数量庞大的外地户籍、中低收入人群的“夹心层”群体, 如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大学生等, 既买不起商品房, 又不符合保障条件, 其漏保现象已经成为影响城镇化进程, 实现“住有所居”目标的关键因素。保障房建设数量的不足和布局的不合理,也导致长期轮候和退租现象的存在,难以实现应保尽保。 2. 准入关不严基层住房保障工作力量薄弱,审核手段单一,未能实地入户调查,加之居民住房、工资、纳税、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分别由不同部门掌握,各部门之间未能实现数据共享,住房保障部门也尚未与税务、住房公积金、金融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有些信息查询还存在着法律上的障碍, 保障对象的收入、资产及其变动情况难以得到核实, 致使保障对象的核查工作流于形式, 出现“非保得保”的现象, 引发社会质疑, 不利于住房保障政策的实施。 3. 监管度不够由于监管部门的人力有限, 加上保障房点多量大, 而且地址比较分散, 基本上不会逐户上门核实使用情况。而由于保障房的租金远低于同地段同期市场平均租金, 以致部分承租人钻政策空子, 特别是以虚假材料恶意骗租的不符合保障条件的承租人, 将保障房以市价转租赚取租金差价。对已享受住房保障家庭的后续监管不到位, 且缺乏必要的失信惩戒手段, 也导致部分保障对象资产、收入等情况发生变化, 已不再符合保障条件, 但仍未按规定退出或直接续租保障房,拖欠租金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二、保障房分配现状近年来,伴随着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加速,诸如“开宝马住经适房”之类的丑闻时有曝光, 公平分配的问题显得格外突出。保障性住房之所以沦为某些人眼中的“唐僧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在保障性住房分配制度上,普遍存在资格审查机制不完善、缺乏信息共享机制等制度缺陷,从而很容易使人钻空子。众所周知,保障性住房以经济状况为分配依据,然而,多数地区在审查认定资格时,仍然主要依靠查验身份证、户口簿、收入证明等书面材料方式进行。审查方式的落后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 使得保

浅析保障房公平分配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