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许昌市三中寇凯
教学目标:
,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

3、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惯。
教学难点:
学会品味富有深意和特色的重要语句,以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教学方法:自主、研讨、探究。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预****字词,思考课后问题。2、搜集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老师:准备磁带、幻灯片、生字词卡或者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以学生熟悉的有关本地端午节的风俗引入新课学****br/> 2、介绍作者,让同学们互相展示收集的有关汪曾祺的资料。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现当代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剧。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发表小说《受戒》、《大淖记事》。著有散文集《汪曾祺自选集》。
二、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理解平凡的日常生活中蕴涵的人生情趣和诗意之美。 2、解决生字词的音意:(出示生字词卡片):
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肃然起敬囊萤映雪莫名其妙
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主旨:
(板书设计)
思路:端午节的风俗------- 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
(第1自然段) (第2、3自然段) (第4、5、6自然段)
主旨: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4、快速浏览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要先写端午节的风俗?
明确: ①、第一段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开头,介绍了“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等风俗;又列举了“放黄烟子”吃“十二红”这两种较为独特的风俗。②从文章思路来看,先谈端午风俗很有必要。文题为“端午的鸭蛋”,因此,首先必须先写端午风俗,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特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于是水到渠成地转写“端午的鸭蛋”;从写作手法上,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就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作者在文中大谈家乡端午的种种风俗,这正是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的体现。
5、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思考: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为何引用袁枚的《腌蛋》、否定北京的鸭蛋?
明确:①蛋白柔嫩、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总:质细而油多) ②引用袁枚的的《腌蛋》提到袁枚,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引用他的文句,更可以增添文章的古雅之气,避免了行文的单调死板。而且袁枚对于咸鸭蛋的见解,与作者暗合,所以作者要说到袁枚。说自己不喜欢袁枚,体现了作者率真的个性。同时也说明高邮鸭蛋历史悠久,闻名全国。否定北京的鸭蛋留露出对家乡由衷的喜爱之情。
6、默读第4、5、6自然段,思考:为什么主要介绍“鸭蛋络子”和孩子们吃鸭蛋的方法
(明确:行文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7、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争议?
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主要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angbing3215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