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九章 城镇体系规划.pdf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城镇体系规划
1. 来龙去脉
80 年代城市经济改革,提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的农村,统
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经济区”。
1983 年以来大面积推广市带县,县改市,市政府的管理对象变了,从一个城市变成了
一个城市群体;
1984 年公布城市规划条例第一次提出直辖市和市的总体规划要合理布置城镇体系。地
理界开始进行实践。
1989 年底通过,1990 年 4 月 1 日执行的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都要分别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
规划应该包括市或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在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地位: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控制性详规/修建性详规)。城镇体系规划处在衔
接国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位置上。现在实际上起着区域规划的作用。
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为重点的区域规划。
2. 城镇体系的概念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
依存的城镇的集合。4 层含义:区域的相对完整,不是任意肢解,也不是任意拼接;职
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不同;不同就要交流,组成空间网络,具有一体化倾向。
3. 城镇体系的特点
整体性(点、线、面组成的有机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整体的变化)
等级性或层次性(世界→全国→省区→地区→地方,要考虑上下级体系的衔接)
动态性(随时间会发生阶段性变动,规划也要不断修正补充)
4. 主要内容
中心城市吸引范围分析
城镇体系基础条件分析
历史基础区域基础经济基础
城镇化和城镇体系分析
城镇发展条件综合评价
城镇发展战略
城镇化水平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
城镇体系的支持系统
基础设施的协调环境建设的协调用地的协调
实施对策

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内容

1994 年建设部提出的《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的 10 项内容:
1) 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条件和建设条件(城镇发展条件的综合评价)
必须多因素,定量,全覆盖,分出优良中差,有助于了解区域的地域结构、确定发展
轴线,对城镇人口增长预测都有参考价值。
2) 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预测规划期末(一般 20 年)的人口数,城镇数和城镇人口数,城镇化水平,以及
机制分析(城镇人口通过哪些途径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吸纳,乡镇企业如何集
聚),健全的城镇化是经济的非农化、人口的城镇化和设施的城镇化三者的统一。
3) 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划分城市经济区不宜放在这里)
指导思想,优势条件和限制因素的正确认识,不能只讲有利条件不讲限制因素,认
识和利用优势,区域开发才有前途,实事求是地分析不利条件,才能找到开发的正确
途径;优势和劣势可以转化,这样的理解才懂得区域开发和城市发展有一定的时序和
阶段。
对均衡发展与不均衡发展的正确认识,均衡是相对的,不均衡是绝对的。对于经济还
不够发达的地区来说,均衡发展是长期不均衡发展(倾斜战略)的结果,是通过

第九章 城镇体系规划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