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 2009-04-28 12:55:00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一时。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 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行探讨, 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 ,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 其领导人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 ]。从 1926 到 1941 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 特别是地下文物——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 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 需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 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故当代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所指出的:“这一学派自( 上世纪) 三十年代开始直至今日曾成为我国古史研究领域中的主导力量。流风所披, 远播海外, 其影响迄未衰竭。不过, 由于这些年来古史研究的长足进展, 使这一学派也逐渐露出令人质疑、并应重新估价,以图改进的不少问题。”[3 ]本文即拟顺应历史的需求,对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探索古史所形成的主要论点以及它的成就和影响, 进行比较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在史学领域中回顾过去,就是为了开拓未来。一、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顾颉刚年轻时正处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他的疑古思想要推倒封建史学的偶像,是当时反封建思潮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思想史上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疑古思想在中国具有悠久的传统, 特别是自南宋以来, 这种思想迅猛发展, 到清代更出现愈演愈烈之势。据顾颉刚自述, 他的疑古思想, 受南宋的郑樵、清代的姚际恒和崔述三人的影响最大。郑樵曾作《诗辨妄》, 对历来《诗经》的各家注解都有批评, 这种做法深得顾的赞同。姚际恒这个人曾受到顾的特别注意, 他著的《古今伪书考》, 竟判定流行的古籍十有八九都是假的,这在顾的“脑筋里起了一回大震荡”[4 ]。至于崔述,他对西周以前的历史和孔子事迹, 作了大量的《考信录》, 许多失真的记载被他一扫而空。顾认为这“是一件大快事”[4]。清末康有为的今文经学, 也曾给顾以巨大的影响。康的《新学伪经考》, 论证古文经都为西汉末刘歆所伪造。顾认为此说“完全建立于历史的证据上”; 康的《孔子改制考》, 论上古事茫昧无稽, 战国诸子大都托古改制。顾称此说“极惬心餍理”,“是一部绝好的学术史”[5 ]。对顾颉刚疑古思想的形成影响甚大的,还有当时学者胡适和钱玄同。胡适在北大讲授“中国哲学史”, 抛开唐虞夏商周, 而从周宣王讲起。这使顾对适之先生非常信服。至于钱玄同, 更是一位积极主张疑古的学者, 顾的许多疑古主张就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发表出来。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激荡下,又承受了自南宋至清代许多学者疑古辨伪思想的熏陶,再加上当时一些学者的推波助澜, 顾颉刚曾回忆当时的思想情绪说:“我的胆子越来越大了。”[4 ]十分显然, “古史辨”疑古运动的兴起,是由于反封建的五四精神的激励,是我国历史学者中疑古辨伪思潮发展的登峰造极,是历史长期积累与现实潮流激荡所形成的必然结果。疑古思想既已提出, 疑古方针亦已确立, 一本本“以顾颉刚先生的疑古思想为核心而编著的”[6 ]《古史辨》陆续出版,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据顾先生自述: “以考证方法发现新事实, 推倒伪史书, 自宋到清不断地在工作,《古史辨》只是承接其流而已。”[4] 可知《古史辨》的主要目的, 就是“推倒伪史书”。在另一场合, 顾先生又说:“我自己的工作”是“偏于破坏伪史方面”[7]。一是要“推倒伪史书”, 二是要“破坏伪史”,《古史辨》的这两大目的原是密不可分的。《古史辨》的另一位学者罗根泽把他们的工作归结为“辨真伪”和“考年代”两大类: “辨真伪,追求伪迹,摈斥不使厕于学术界,义主破坏; 考年代,稽考作书时期,以还学术史上之时代价值,义主建设。”[8 ]由于“古史辨”派的学者以“破坏伪史”和“推倒伪史书”为目的,不断“追求伪迹”,他们在《古史辨》之外, 还计划出《辨伪丛刊》、《辨伪丛书》和《辨伪丛著》, 因而辨出的“伪史”和“伪书”当然越积越多; 同时,“考年代”也是以“推倒”和“破坏”为目的的, 其考出的史书著作年代往往愈拖愈后。那么,“古史辨”派的学者们辛苦了数十年, 是否达到了他们的目的呢? 这必须对他们的成果作一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