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园丁 [论园丁隐喻].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西方教育思想发展史上,“园丁”被引入教育领域是近现代以来的事情。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著名的“种子说”,即“学问、德行与虔信的种子是自然存在我们身上的”[1]。在种子隐喻中,“教师是自然的仆人,不是自然的主人;他的使命是培植,不是改变”,[2]由此引申出来的教师与园丁之间的类比成为后世“园丁说”的缘起。文艺复兴运动以来,人的发现在教育领域中的一个反映就是儿童的发现,儿童的独特性和主体性得到确认和强调,正如卢梭的名言“大自然希望儿童在***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所传达的那样。裴斯泰洛齐明确地提出了园丁隐喻,“什么是那种正确的教育呢?它如同园丁的艺术,成千上万棵树木在园丁的照料下开花、成长”[3]。而“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则将他开办的幼儿教育机构命名为kindergarten,福禄贝尔曾经跟随裴斯泰洛齐学****受到裴斯泰洛齐的深刻影响,继承了其园丁说的思想。   但在当下中国教育学界,关于园丁隐喻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解读与结论。有些论者认为园丁隐喻的提出是一大进步,是文艺复兴时代以来人的发现带来的对儿童的发现,拉开了现代教育的序幕;而另有论者显然对园丁隐喻极为不满,质疑园丁隐喻是“一个现代性的谋划”[4],以园丁类比教师,突出了教师在师生关系中的控制和支配地位,扼制了儿童天性的自由发展。甚至有人声称,我们应该抛弃园丁隐喻――“教师不做园丁”[5]。还有一种意见值得注意,即断言教师是园丁这一隐喻乃是深入人心的“常识”,“不需要、也不能够被颠覆”[6],这类论者试图以常识为由拒绝对园丁隐喻进行不同的解读,抱持此种态度显然无助于真实问题的解决。   对上述对立的解读及观点,应该如何评析?两种看法之间的对立是真实的问题抑或只是思维上的迷雾?在教育领域中,面对同样或者类似的困境,又该如何对待?本文试图通过对园丁隐喻的研究,诠释其中隐藏的涵义,思考教师角色的情境性和多样性。   一、隐喻及教育隐喻   “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7]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本是一种润饰辞藻、增加文采的修辞手段,属于比喻的一种,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但隐喻之为隐喻,正在于其文化意义。由于人类语言的天然局限性,许多思想并不能被明白清晰地表达出来,只能借助于比喻,这时的比喻不仅具有修辞效果,更是一种组织和表达晦涩而玄妙的思想的一种途径。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赋、比、兴的手法,比就是比喻。隐喻的大量使用以及日益精致化,使许多隐喻成为常识的一部分。因此隐喻渐渐从一种单纯的语言现象,主体本身的一种心理现象发展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隐喻背后隐藏着一定的社会结构、文化心理等宏大背景。隐喻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彼类事物、此类事物、两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臆想的。由此,两类原本不相干的事物经由喻词的联系而产生出新的意义。教育隐喻作为隐喻之一,具有隐喻的一般特征。在教育隐喻的深处,体现了深刻的教育理论和哲思。   美国教育哲学家伊士列尔?谢富勒在其经典著作《教育的语言》一书中,集中探讨了在日常教育讨论中的三种常见语句的作用,即“定义语句、含有具体教育口号的语句以及带有隐喻的教育叙述句”[8]。国内学者多将其简称为教育定义(或概念)、教育口号以及教育隐喻。谢富勒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教育语言进行了区分,“定义通常是

园丁 [论园丁隐喻]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