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与技能
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学会区分观点和材料,并辨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2.学****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动手操作的实验意识,树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重点
1.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
2.学****本文“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及效果。
难点
1.理解树立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现实意义。
2.引导学生树立格物致知精神,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学****方法:
1.创设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思维,启迪学生实地考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和作者倡导的格物致知精神吻合。
2.对话讨论。通过对话理清思路,明确论证方法。质疑交流难理解的问题。
3.语文活动。设计语文活动突破难点,让学生一方面体验法布尔的科学探究精神,也树立信心:格物致知精神离我们并不遥远。积极地观察探究实验,你也能成为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锻炼学生搜索论据资料的能力、写小议论文的能力。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了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也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出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祖籍山东日照。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的研究方向是高能实验粒子物理学。他曾发现一种新的基本粒子,并用和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这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思考: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才能适应当今的世界环境?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说出自己的见解。
三、精读课文
1.丁肇中教授在文章中指出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要有格物致知精神。
2.“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原文:“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丁教授在此引用“格物致知”的意思是指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原因是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4.《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这个目

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2]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4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