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诗中的月意象.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诗中的月意象
我们这个民族是一个对月情有独钟,与月结下不解之
缘的民族,因此月在中国历史文化艺术中有着显赫的地位,
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这种显赫地位和深厚内涵又集中体
现在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一一唐代的诗歌中。据统计,李白
作诗 1059 篇,其中 341 篇提到月,也就是说,李白每三首
诗中就有一首笔触要融入月的意象。李白对月的痴爱由此可
见一斑。据传,李白之死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的。不只李
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等等唐诗大家,诗作中
都写到过月。有人说,在唐代,诗之所以有盖世名声,实在
离不开月的推动和烘托。
那么唐诗中的月都有哪些意象,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情绪呢?大致说来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时间意象中的月是诗人对时光如水,生命易逝的感
伤,对历史长河亘古渺远的叩问。岁月悠悠,天地茫茫,千
年万年,世事沧桑。人作为天地间万物的灵长,仰望夜空,
明月皎皎,自然引发无穷的思考,思考宇宙的起源,思考历
史的兴衰,感悟人生的意义。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
探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生命哲理,张
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感伤,江月无情, 历史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可 奈何中,诗人们只好浩然长叹一一悠悠万世,那轮皎洁的明 月长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 它晚开朝隐, 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 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 明月,诗人们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 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 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漫步石 头城下,由这“旧时月”想到了古时人,由历史而感慨现实, 由对六朝兴亡人事变迁的慨叹而让人悲伤起朝廷昏暗、权贵 荒***、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危机四伏的中唐。
二、边塞意象中的月是对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的点缀, 是对征夫思妇的一种心理慰藉。唐代的边塞或处大漠,黄沙 漫漫;或据高山,偏僻苦寒。往往人烟稀少,凄凉萧条。漫 漫长夜里和边关、戍楼、长城、羌笛相伴相和的只有那空中 的明月,它是那么晶莹,它是那么明亮,引起诗人或美好、 或凄凉、或悲壮的感情激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
人未还”,雄浑苍茫,“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俊朗壮阔,“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幽远绵长。
在这里,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 边塞风情,也把边塞这个地理名词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 间,从而赋予边塞诗更加博大阔远、浑融丰腴的意境,给人 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不仅如此,月还是那些戍守边疆的征夫、苦待闺中的思 妇的一种寄托和倾诉对象,月是他们的一种寄托和幻念,千 里相共,愿随孤月,流照亲人。沈如筠《闺愁》中的思妇“愿 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王昌龄《从军行》里的征夫“更 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你看,月不是成了客寄 诗中抒情主人公思念情绪的信使了吗?
三、情感意象中的月是男欢女爱的见证,是愁绪满怀的 倾诉。自古以来月就被用来写爱情的甜蜜,写思乡的愁怨。 月光溶溶,让约会的

唐诗中的月意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