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京剧声腔板式.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京剧唱腔板式二黄声腔关于二黄声腔的起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所谓“三地说”,即存在着分别认为二黄声腔形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种不同的说法。在缺乏确切史料记载的情况下, 尚无法认定。对后人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是: 杨静亭作于道光 25年( 1845 年)的《都门记略· 词场》中的说法, 其曰“黄腔始于湖北黄陂县, 一始于黄冈县, 故曰二黄腔。不管是哪一种说法, 大家统一认定的是二黄声腔发源形成于我国的湖北安徽一带, 其音调属南方风格, 曲调优美、流畅、抒情、浑厚、节奏平稳。二黄声腔的旋律色彩比较暗淡, 在旋律行进中, 级进多, 大跳少, 在京剧传统剧目中的二黄声腔里, 都是中慢速节奏的板式, 二黄根本没有快速节奏的板式。在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后,二黄声腔才诞生了新编著的快速节奏的板式。二黄声腔在剧中多用来表现沉思、感叹、忧伤、压抑、悲愤等情绪。在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的民族调式中, 二黄是鲜明的“商”调式。在二黄唱腔中运用转调、调式交替、调性转换等手法,构成了千变万化的二黄唱腔。京剧中的生、旦、净各行当都有二黄唱腔。因行当的不同,演唱的音域和行腔各有特色,故各行当的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也不一样。用大嗓演唱的老生和花脸行当, 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 E 调、 F 调、#F 调和 G 调。用小嗓演唱的旦角和小生行当,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 D 调、#C 调、C调、降E调、E 调和 F调。老旦行当也是用大嗓演唱, 二黄唱腔的常用调门是:G调、#F 调、 F 调。为二黄唱腔伴奏时京胡定 5、2 弦。在京剧传统剧目中,二黄有原板、慢板(三眼) 、中三眼、快三眼、散板、摇板、碰板、导板、回龙、滚板、哭头等多种板式。这许多板式都是以二黄原板为基础, 通过延伸、加花、拆散等各种手法派生出来的。在京剧排演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过程中, 突破了二黄声腔原有的板式局限,创编出了二黄二眼板(慢板) 、二黄二六、流水、快板等新的二黄板式。二黄声腔的上、下句落有其严格的程式性:二黄声腔的上句落音以“1”音为多,可落“3 和6”音,下句的落音以“2”为多,可落“5”音。用唢呐伴奏的二黄唱腔称为“唢呐二黄”。它与用京胡伴奏的二黄唱腔,最根本的区别不在于唱腔本身,而在于为唱腔伴奏的领奏主乐改用了唢呐。唢呐二黄一般用 G 调演唱,唢呐二黄的特点是规范了演唱调门,唱腔激昂、高亢。二黄原板二黄原板是二黄声腔的基本板式。从板式名称上分析,原板是原始、原本、即最初的意思。原板是各种板式的基本形态,其他板式都是以原板为基础,演变发展而成的。二黄原板的板式特征是:是 2/4 的节拍,一板一眼的唱腔。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第二拍称为“眼”。京剧声腔的拍板也有其规范,一板一眼的原板,板位用掌击,眼位用食指中指点敲。唱腔的结构特点:第一、第二分句短小,在第三分句的尾部行腔。如果第三分句不行大腔, 而用垫头与下一句的第一分句相接,这种结构形式叫做“连句”。二黄原板是中速节奏的板式, 每分钟约 60— 90拍, 不快不慢平稳行进。超过每分钟 90 拍的原板,便可称为“快原板”。如《文昭关》、《二进宫》等剧目中,都有较快速度的二黄快原板。二黄原板唱腔有“板起板落”的规律, 唱腔从板上起唱, 唱腔的尾音落在板上。不是这种格式的唱腔,属于变格形式,唱腔落在眼上。二黄原板上、下句落音: 老生、花脸、老旦等用大嗓演唱的行当, 二黄原板的上句落音是“1”“3”“6”音, 下句落“2”、“5”音。旦角、小生行当的二黄原板, 上句落“1”音, 下句落“2”、“5”音。关于二黄原板的过门: 虽然不同行当的二黄原板有不同的唱腔, 但使用的过门旋律却完全相同,只是老旦行当二黄原板的过门,在结构相同的基础上,有旋律上加花变化自成套路的特点。因二黄原板唱腔的旋律温和平稳, 级进旋律多、大跳旋律少, 适用于剧中人抒情、思考的情景。二黄原板除了单一板式的独立唱段外, 也可作为二黄成套唱腔中的主要唱段部分, 如二黄导板开唱, 接唱回龙、原板; 由慢板开唱转为二黄原板; 或由二黄原板转为其它板式, 这种唱段就是“板式变化、组合”的结构形式。二黄慢板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 用加花、延伸的手法放慢节奏发展而成的是二黄慢板。二黄三眼完全是在二黄原板的基础上加花发展而成, 二黄原板的框架结构不变, 只是将节奏放慢,由 2/4 节拍一板一眼和的原板,变化成 4/4 节拍一板三眼的慢板。二黄慢板的唱腔结构、上下句的落音( 包括小分句的落音) 等基本规律特点, 都与二黄原板相同。不同之处是慢板比原板要慢一倍, 从原板的 2/4 节拍一板一眼、, 发展成为 4/4 节拍, 一板三眼的形式。慢板每小节的第一拍称为“板”、第二拍称为“头眼”、第三拍称为“中眼”、第四拍称为“末眼”。因为是一板三眼, 京剧表演和音乐伴奏的行内人****惯于把慢

京剧声腔板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gs758698
  • 文件大小165 KB
  • 时间2016-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