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屯堡文化.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屯堡文化一、屯堡人与屯堡文化在今天的贵州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屯堡源于明初朱元璋的调北征南事件。《安顺府志——风俗志》载: “屯军堡子, 皆奉洪武敕调北征南……散处屯堡各乡, 家人随之至黔”。“屯堡人即明代屯军之裔嗣也”。在今天的安顺, 许多大家族的族谱, 记载均与史料相同。《叶氏家谱》载:“自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初年被派遣南征……。平服世乱之后……令屯军为民、垦田为生”。在漫长的岁月中,征南大军及家口带来的各自的文化与当地文化融合,经过六百多年的传承、发展和演变,“屯堡文化”因此而形成。屯堡文化既有自己独立发展、不断丰富的历程,也有中原文化、江南文化的遗存,既有地域文化特点,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一方面,他们执着地保留着其先民们的文化个性, 一方面, 在长期的耕战耕读生活中, 他们又创造了自己的地域文化:屯堡人的语言经数百年变迁而未被周围方言同化,至今仍保存着北方语音的特点,屯堡妇女古旧的装束沿袭了明清江南汉民族服饰的特征,屯堡人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的食品有着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性,屯堡人的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屯堡人的花灯曲调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原始粗犷的屯堡地戏被人誉为“戏剧活化石”, 屯堡人以石头营造的防御式民居构成安顺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安顺七眼桥镇屯堡文化村落群被列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 2001 年国务院将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历史,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线装的史书,时光倒流,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这里被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让我们走进屯堡,走进那久远的年代…发布时间: 2005-5-27 8:54:06 来源: admin 二、戏剧“活化石”——屯堡地戏地戏, 俗称跳神, 由原始傩舞的分支军傩演变而来,盛行于屯堡村寨,集演戏、祭祀、娱乐于一体的古老戏种。据《续修安顺府志》载:“黔中民众来自外省, 当草莱开辟之后, 多****于安逸, 积之既久, 武备渐废, 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 借以演****武事, 不使生疏, 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迄今安顺境内, 盛行不衰”。屯堡人依村寨门前或寨中空地为戏台,以憨直拙朴、粗犷自然的露天演唱形式,用唱、念、做、打的艺术手法, 表现《封神》、《楚汉相争》、《三国》、《薛刚反唐》、《精忠传》等中国古代忠义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演员们额上戴以简炼夸张的“脸子”即木雕面具, 身着长衫, 背插小旗, 腰系战裙, 手持木制短刀长枪, 唱着原始的弋阳腔, 仅借一锣一鼓的击奏, 在一人启口, 众人接腔的伴唱下, 以人物上下更换时空变换, 借三、五步为万水千山, 就竹鞭为金戈铁马, 依桌椅象征高山要塞, 在抑、扬、开、合的撕杀、挡、架、翻、窜的格斗中虚实结合, 形神兼备, 产生极具击鼓进兵、鸣金收兵的古代战争景象, 从而形成屯堡地戏特有的艺术魅力, 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曾在法国、西班牙、日本等国演出, 引起轰动, 登上国际大雅之堂。安顺还有 300 多个地戏表演团体, 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发布时间: 2005-5-2

屯堡文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133 KB
  • 时间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