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四、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1、指定学生朗读诗歌:
2、学生参看注解,理解诗歌意思:
山寺里的钟声响起,天色已近黄昏,渔梁渡口一片争渡的喧哗声。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鹿门山的月亮照亮轻烟缭绕的树木,我突然来到庞公隐居的地方。石门对着松林长径多寂寥,只有我这个隐居者独自来来去去。










3、学生熟读背诵诗歌:
五、赏析全诗:
1、诗歌首联写了什么景象 ?
首联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驾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旁边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热闹。
2、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手法:首句表现的是远离人寰的安静静谧的禅境,次句则表现的喧杂纷扰的尘世,两者形成了显明而剧烈的对比。
在山寺偏僻与渡口热闹的比较中,使人想起诗人潇洒的胸怀。
3、颔联事实上是承接首联的诗意,说说它是怎样承接的?
颔联的出句承接首联的“渔梁”诗意,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对句承接首联中的“山










1 寺”诗意,写自己回到鹿门。
4、村人各自上岸还家,自己回到鹿门。这事实上又含一组对比,即诗人的选择和世人的选择对比。这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志向?
两种归途呈现两样不同的心境,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5、颈联写诗人归鹿门,那么他在归途中见到什么景象呢?
鹿门山的树木本被暮霭所覆盖,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楚。
6、如此景象,诗人完全被大自然沉醉,我们从哪里看出?
诗人尽情地观赏归路上的美景,被大自然所溶化,自己到达了庞公隐居的地方也不知不觉。这种微妙的感受,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
7、尾联中的“幽人”指谁?
诗人自己。
8、诗人回到鹿门隐居之所,他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
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因为这里环境寂寥,诗人生活在这里没有尘世干扰。










六、背诵诗歌:
七、课外拓展:
1、此诗根据时空依次,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比较诗人描写这两个场景时不同的侧重点,说说它们是如何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诗境的。
明确:江边场景,侧重写世俗,人们热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山中场景,侧重写诗人隐居,与尘世隔绝,孤独孤独。从第一个场景到其次个场景,是诗人从尘世生活归到一人隐居,这中间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然潇洒的隐逸志趣。因此,这两个场景构成的诗境是和谐统一的。
2、“惟有幽人自来去”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心境?试结合闻一多的《孟浩然》一文,谈谈你对“诗如其人”这一评价的理解。
明确:这一句是说,诗人隐居在这里,与世隔绝,四周只有山林,一个人孤独地来来去去。句中的“幽人”,既是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庞德公曾在这里隐居,诗人步他后尘,在这里一个人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人好像与大自然溶化在一起,心中是多么安静、超脱和闲情逸致。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