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白鲜皮--历代本草书籍汇编.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白鲜皮--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余疼,止小儿惊痫并淋沥咳逆。时热发狂,饮水多多,煎服尤宜。葛洪治鼠瘘有脓,熬白鲜皮膏,吐出立愈;李兵部理肺嗽不已,制白鲜皮汤,饮下即瘥。
《本草乘雅》:膻者肝之臭,当入肝,为肝之用药,从治风白鲜皮--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余疼,止小儿惊痫并淋沥咳逆。时热发狂,饮水多多,煎服尤宜。葛洪治鼠瘘有脓,熬白鲜皮膏,吐出立愈;李兵部理肺嗽不已,制白鲜皮汤,饮下即瘥。
《本草乘雅》:膻者肝之臭,当入肝,为肝之用药,从治风气者也。亦可入脾除湿,脾以肝为用耳。
白曰金,鲜曰腥,金之色与臭也。又不以寿终者曰鲜,故唯春来者坚白,夏来者虚恶。以方生则力锐,形腐则气萎而力不专矣。味苦气寒,对待以热为病,以风为本,如风中头而标头风;郁肌层而标黄疸,入毫窍而标咳逆;客膀胱而标淋沥,侵阴中而标肿痛;更合湿曰痹,如痹肌而标死肌;痹筋而标不可屈伸;及起止行步不正也。设合寒本,气味不相投矣。
《药性解》:白鲜皮,味苦咸,性寒,无毒,入肺、小肠二经。主头风黄疸咳逆、淋沥湿痹死肌、一切疥癞恶风疥癣杨梅诸疮热毒、天行时疾、头痛眼疼、女子阴痛、小儿惊痫。和血脉,通九窍,利小肠。恶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按:白鲜皮入肺经,故能去风。入小肠,故能去湿。夫风湿既除,则血气自活,而热亦从此逝矣。
《景岳全书》:味苦寒,性燥而降,乃手足太阴阳明之药。解热黄、酒黄、急黄、谷黄、劳黄,通关节九窍,利血脉小水,治时行大热饮水,狂躁叫呼,及妇人阴中肿痛,小儿风热惊痫。尤治一切毒风风疮,疥癣赤烂,杨梅疮毒,眉发脱落。此虽善理疮疡,而实为诸黄、风痹要药。
《本草备要》:通祛风湿。
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行水故燥。入脾胃除湿热,兼入膀胱、小肠。行水道,通关节,利九窍,为诸黄风痹之要药。一味白鲜皮汤,治产后风。时珍曰:世医只施之疮科,浅矣。兼治风疮疥癣。女子阴中肿痛。湿热乘虚客肾与膀胱所致。恶桑螵蛸、桔梗、茯苓、萆薢。
《本经逢原》: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足太阴、阳明经去风湿热药也。兼入手太阴、阳明,为诸黄风痹要药。《本经》所主,皆风湿热邪蕴酿经中之病。《千金》治婴儿风痫,热则生风,胸中有痰,白羊鲜汤,取其善祛风热也。世医只施之于疮科,浅矣。下部虚寒之人,虽有湿证勿用。
《本草崇原》:白鲜臭腥色白,气味苦寒,禀金水之精,而治风热之证。主治头风,金能制风也。治黄疸,水能清热也。禀金气而益肺,故治咳逆。禀水气而益膀胱,故治男子淋沥,女子之阴中肿痛。燥气属金,故治湿痹之死肌。水气
主骨,故治骨属不可屈伸,及不可起止行止也。
《本草求真》:[批]泻脾胃湿热。
白鲜皮专入脾、胃。味苦与咸,性寒无毒。盖阳明胃土喜燥恶湿,一有邪入,则阳被郁不伸而热生矣。有热自必有湿,湿***则热益盛,而风更乘热至,相依为害,以致关节不通,九窍不利,见为风疮疥癣毛脱,疸黄湿痹,便结溺闭阴肿,咳逆狂叫饮水种种等症。诸症皆就湿热为论。治宜用此苦泄寒咸之味,以为开关通窍,俾水行热除风息,而症自克平。《肘后》治鼠痿已破,出脓血,用白鲜皮煮汁服一升,当吐若鼠子也。又陈延之治产后中风人虚不可服他药者,一物白鲜皮汤温服。奈世不察,猥以此为疮疡之外用,其亦未达《本经

白鲜皮--历代本草书籍汇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jie
  • 文件大小13 KB
  • 时间2022-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