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诗19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古诗十九首》
张晓静
20150119
1、余兴凯《试论<古诗十九首>的主题》2008年第4期
2、朱劲松《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009年第4期
3、陈智《<古诗十九首>
浅谈《古诗十九首》
张晓静
20150119
1、余兴凯《试论<古诗十九首>的主题》2008年第4期
2、朱劲松《简论<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009年第4期
3、陈智《<古诗十九首> 的抒情艺术 》2008年第10期
4、张婷《浅谈<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美》 2008年第7期
5、林东进《<古诗十九首>的赋比兴问题》2005年第4期
6、梁复明《下层文人忧郁的哀歌 <古诗十九首>忧郁情
结的文化阐释》2008年第4期
7、韩玺吾 《<古诗十九首>的焦灼意识 》2008年第3期
8、戴红梅 《<古诗十九首>孤独意识探析 》2007年第4期
9、韩 波 《<古诗十九首>对唐诗美学范式的影响 》
2009年第7期
10、申象珍《<古诗十九首>的语言特色 — — 兼谈它对
民间文学语言的继承和发展>2006年第3期
主题与思想内容
艺术特色
语言艺术
孤独而忧郁的艺术
研究《古诗十九首》的角度
领悟《古诗十九首》
主题:游子之思,思妇之怨
背景——《古诗十九首》里的主 人 公都是游子或思妇,他们生活在整治黑暗、危机四伏的东汉末年, 那些失意士人羁旅奔波而壮志难酬,内心深为愤懑 , 而又不能指斥社会现状和批判现实 , 只有没落的空虚和绝望的感情;他们背后的女人远在家乡独守空闺,心中寂寞挂虑而又无可奈何。
这些诗歌将游子深沉 、含 蓄 、浓郁的思乡之情和思妇喜、愁 、哀的悲愤情 绪联成一个整体。
思想内容: (一)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思
思妇思念游子的《行行重行行》
《客从远方来》
游子思家的有 《涉江采芙蓉》
《明月何皎皎》
这些相思离别的歌咏,是十九首的重要内容,而透过游子 、思妇的这种相思之情,又可以使读者感到流离失所、有家难归的动乱时代的背景,而这正是东汉末年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二)表达伤时失意之苦闷
这类作品往往是作者有感于人生的短暂,希望及时努力建功立业,表现出一定的自敬、自励,其中也有一些流露了知识分
子失志后的牢骚苦闷和纵情享乐的思想。
如《生年不满百》中的“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驱车上东门》中的“不如饮美酒”等。
艺术特色
(一)高超的抒情艺术
抒情方式——烘托融情入景、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迢迢牵牛星》通篇全是写景,但情在其
中,情景相生。
多种方法和技巧抒情——梦幻 、化鸟等
浪漫主义手法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凛岁云暮》)
通过愿意化为双鸿鹄和晨风鸟的想象表达思念之深。
(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作者通过抒情、叙事 、心理刻画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别具特色、非常鲜明。
《青青河畔草》
(三)多用比兴手法
“比者,借物言志。”(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十九首中出现 “比”这一表现手法的诗歌共九首。其 中,七首只是诗中一二句含有比喻法,另二首则是全诗运用比体。
“浮云蔽 白日”(《行行重行行》) 以 “浮云”比喻迷惑游子的世俗名利,“白日”指代的当是游子。
《冉冉孤生竹》通篇用了四个物象做 比。
“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以孤生之竹喻 “自己”无兄弟姐妹之孤苦伶仃; “泰山”喻己之父母,言己未嫁依靠父母,有如孤竹托根于泰山
“与君为新婚,冤丝附女萝”——言嫁后得不到依靠,好象柔弱的冤丝附柔弱的女萝
“冤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以冤丝及时而生 比喻夫妇应及时相聚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柔,将随秋草萎”——以蕙兰 自比。
朱熹:“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
十九首中含有 起“兴”表现手法的作品共有十首。
“凛凛岁月暮,缕姑夕鸣悲”(( 凛凛岁月暮》) 以冬 日缕姑之鸣来烘托下文思妇之伤感。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西《北有高楼》)
用外在环境来烘托歌者的孤高寂寞之感慨。
语言艺术

古诗19首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1.08 MB
  • 时间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