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抗日英雄人物.ppt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抗日英雄人物
编辑作者:国际经济与贸易1班姚璇学号:20**********
一、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先驱——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汉族,原名马尚德,字骥生,到东北后,化名张贯一,乃超,杨靖宇为其常用化名,河南省确山人。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抗日战争名将,曾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中共满州省委的军委代理书记。1940年1月杨靖宇率部队被关东军重兵围困,他组织部队分散突围,但据称被一个参谋出卖,他所率的60多人被发现。2月23日杨靖宇在吉林省濛江县三道崴子战死。1946年2月14日东北人民政府将濛江县命名为靖宇县。1958年2月23日,杨靖宇的遗首和遗体被隆重公祭合葬在为他专门建立的通化市靖宇陵园。
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任中共哈尔滨市委书记、兼满洲省委军委代理书记。1932年秋被派往南满,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任政治委员,创建了以磐石红石砬子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1933年9月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4年4月联合17支抗日武装成立抗日联合军总指挥部,任总指挥。后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率部长期转战东南满大地,威震东北,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曾致电向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武装“讨伐”作战中,他与魏拯民等指挥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游击。自己率警卫旅转战于蒙江一带,最后只身与敌周旋5昼夜。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蒙江三道崴子壮表示慰问,赞之为“冰天雪地里与敌周旋7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
1939年在东南满地区秋冬季反烈牺牲,时年35岁。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通化支队改名为杨靖宇支队,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历史评价
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杨靖宇牺牲后,当残忍的日军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也无不为之震惊。
杨靖宇的名字,多少年来在中华大地作为民族英雄的楷模广为传扬。他率领东北抗日联军在密林雪原的艰苦环境中与敌寇血战,为全民抗战建立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功绩。他本人以草根棉絮充饥战至最后一人的气概,更在亿万国人心头树立起不朽的精神丰碑。
杨靖宇——密林雪原驻英魂
民族英魂气贯长虹满腹棉絮草根,战至最后一人。
纵然肠剖颅断,犹令倭奴惊魂。凭吊密营旧地,萦怀九宵英灵。长存浩然正气,尚遗篝火余尘。显扬中华血性,
赢得赤县长春。于今忠骨眠处,陵园葱郁柏森。
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二、抗日英雄舍身炸碉堡为信念而战——董存瑞
董存瑞,男,汉族,原名董春睿,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省怀来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32师96团2营6连2排6班班长,小时候读过几天书,后因家贫而辍学。1945年8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县的战斗中,因部队受阻于敌军的桥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药包,冲至桥下。因身边无处安放炸药包,危急时刻,董存瑞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的身体充当支架,手托炸药包,英勇牺牲,而当时的他还不满19岁。
董存瑞的英雄事迹
1945年7月,董存瑞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军队的战士,以后历任副班长、班长。
1946年4月初,在察北重镇独石口遭遇战中,他机智地夺下敌人的一挺机枪而被记大功一次,被部队授予勇敢奖章。
1947年初的长安岭狙击战,他在班长牺牲、副班长受重伤的情况下,挺身而出,自任班长,如期完成了狙击任务,又立大功一次。经过党的培养教育和战火锤炼,董存瑞在两年多时间,立过三次大功,四次小功,荣获三枚勇敢奖章和一枚***奖章。
1947年3月,在平北整训期间,董存瑞入了党。***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号召后,各战略区的部队纷纷练****城市攻坚战。
1948年5月,为配合即将开始的辽沈战役和华北战场杨罗耿兵团东进,董存瑞所在的第十一纵队奉命攻打隆化国。24日,六连召开攻打隆化的战前动员大会,董存瑞被选为爆破组组长。
董存瑞带领爆破组的战友们一鼓作气炸掉了敌人的四个炮楼和五个碉堡,顺利地完成了扫除隆化中学外围工事的任务。正当我军发起了总攻之时,突然,在一座桥上伪装十分严密的暗堡喷出6条火舌,拦住了部队冲锋的道路,冲在前面的同志倒下去了,爆破组派上去三名同志,都未能完成任务,董存瑞再次请战,在战友们的火力掩护下,董存瑞机智地通过了几十米开阔地,冲入桥下的旱河沟里,进入了火力死角。可是,桥离地面一人多高,两旁全是光滑的墙壁,没处安放炸药,董存瑞焦急万分,看到冲上来却又纷纷倒下的战友,他毅然用左手代替支架托起炸药包,贴紧桥堡,从容地拉开了导火索,向着冲锋的队伍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前进!”
历史评

抗日英雄人物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