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天津市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学习笔记.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附件2
天津市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管理单位:
指导老师姓名:
继承人姓名:
记录时间段:
目录
学****时间
集中/自学
学****书目及内容
备注
日期
阳历
阴历
学****书目
《伤寒学》
学****笔记内容
《伤寒论》六经辩证的概念
一、六经的基本概念: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伤寒六经是把外感病中错综复杂的证侯加以分析综合。
1、六经辩证是后世医家对《伤寒论》中三阴三阳辩证的简称。三阴三阳是指阴阳气量的多少。
太阳——太者,大也。其阳气量是三份,又称大阳。
阳明——明者,著也。其阳气量是两份,不如太阳之量大。
少阳——少者,小也。其阳气量最小,为一份。又称嫩阳,稚阳。
太阴——指阴气量大,其阴气量为三份。
少阴——其阴气量为两份。
厥阴——厥者,尽也,极也。其阳气量为一份,阴气少到尽头。
2、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的含义:
三阴三阳在《伤寒论》中不是生理而是病理的概念。见下表:
病位
病性
病变趋势
太阳:足太阳经,膀胱腑,体表
阳证
阳证初起
阳明:手足阳明经、腑
阳证
阳证极期
少阳:手足少阳经,胆腑、三焦
阳证
阳证后期
太阴:脾经,脾脏
阴证
阴证初期
少阴:手足少阴经、心肾两脏
阴证
阴证危重期
厥阴:肝、心包经
阴证
阴证—末期—阳复
 
二、六经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与经络的关系:
六经
循行特点
表现证侯
足太阳
循行人体背部
头项痛,腰脊强
足阳明
循行人体前面
目赤,目痛,鼻干,腹满痛
足少阳
循行人体侧面
耳聋,胸胁苦满
足太阴
入腹属脾络胃
腹胀满
足少阴
循喉咙,挟舌本
咽干咽痛
足厥阴
上额会督巅顶逢
头顶痛
               
2、与脏腑的关系:
(1)、阳与腑:足太阳膀胱经——小便不利,少腹里急。
   
    足阳明胃(包括大肠)——腹胀痛,拒按,便秘。
        足少阳胆——口苦,咽干,目眩。
(2)、阴与脏:足太阴脾——腹满,腹痛。
        足少阴肾(心)虚寒,气血不足——脉微细,但欲寐。
        足厥阴肝——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痛热,饥而不食。
三、六经辩证的治则
《伤寒论》六经病证的治则,总的说不外扶正与祛邪两方面,而且始终贯串着“扶阳气”,“存阴液”的基本精神,从而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1、祛邪:为泻法,适用于实证。三阳为实热,治以祛邪为主。
太阳:经:表实无汗——开泄腠理。
        表虚有汗——解肌调营卫。
        腑:蓄水——化气行水。
        蓄血——活血逐瘀。
阳明:经——清。
        腑——下。
少阳(半表半里)——和解。
2、扶正:为补法,适用于虚证。三阴为里虚寒,治以扶正为主。
太阴——温中散寒燥湿。
少阴:寒化——扶阳抑阴(四逆类)。
        热化——育阴清热(黄连阿胶类)。
厥阴——寒温并用。
3、扶阳气:
三阴——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三阴以扶阳为主,如四逆汤、附子汤等。
三阳亦然,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故“伤寒之法,法在救阳”。如太阳表证,肌表热盛而不用寒凉清热,其意在辛温达表的同时,有固护阳气的深意。
4、存阴液:
扶阳气固然重要,但人体的功能活动和抗病机能的发生,必须有充分的物质基础,故存阴液同样重要,特别是阳邪盛时易耗阴液。如白虎汤之清,承气汤之下,都有制止阳邪,保存阴液的积极作用。再如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都是存阴液的方剂。
《伤寒论》在治法的具体运用上,已包含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日期
阳历
阴历
学****书目
《伤寒学》
学****笔记内容
六经辨证传变的一般规律
1、传变:
(1)、何谓传变?
传:邪气由此经进入彼经,叫“传经”。如太阳传阳明。
变:六经病失治或误治后,使临床证侯发生了变化,新的证侯不属于六经病证,不能用六经正名来命名者,后世医家称其为“变证”。
传变的病理基础:脏腑经络是一个统一整体。若正虚邪盛,则邪气由表传里,由阳入阴,属邪胜病进;若正复邪退,则邪气由里出表,由阴转阳,属邪衰病退。
      坏病:凡是反复误治所造成的变证,《伤寒论》称其为“坏病”。
      变证或坏病的治则:“观其脉证,知犯何逆,以法治之”—辩证施治。
      (2)、传的一般规律——由表而里,由虚而实。
      循经传:邪气依照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顺序传。
      (但《伤寒论》并无阳明传少阳的实

天津市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学习笔记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