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二章 种子商品化与种子市场1.ppt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9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二章种子商品化与种子市场
第一节种子商品化
第二节种子市场的概念、类型与特征
第三节种子市场需求分析
第四节种子市场供应分析
9/3/2017
1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要研究种子企业的营销活动及其变化规律必须要对种子商品、种子市场进行分析,没有种子商品和种子市场,种子营销活动也就无从谈起,这是种子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基础。
9/3/2017
2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商品化
一、种子商品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种子商品的特点
三、种子商品的发展趋势
9/3/2017
3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第一节种子商品化
一、种子商品化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阶段:种子商品化的萌芽阶段。
该阶段从1950年到1963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四自一辅(自选、自繁、自留、自用,国家辅之以调剂)”的方针,号召农民广泛开展良种鉴评和田间选种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品种在增产中的效果为农民所重视,农民之间发生了品种的串换,用于交换的这部分种子具备了商品形态,因为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9/3/2017
4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这个时期,只能说是种子商品化的萌芽阶段,此阶段的种子商品体现三个特征:
①种粮不分,种子生产尚未从粮食生产中分离出来;
②商品率极低,实际交换数量很少;
③交换形式基本是以物易物,品种的增产效果没有在交换比价上明显体现。
9/3/2017
5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第二阶段:种子商品为社会承认和接受。
该阶段是从1964到1977年,主要呈现三个特征:
①种粮生产明确分工,创建了县乡两级良种场,形成了数千个良种场;
②商品种子投入增加,主要依靠国家或地方政府的投入,逐步建立起各类农作物的研究机构,开展各类农作物的育种工作,引进了一批国外品种资源,建立了国家种子资源库,育种手段和育种水平也得到极大提高,一大批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
③种子商品率提高,但商品的供求矛盾仍很突出,商品供种量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9/3/2017
6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我国种子商品发展的第一和第二阶段都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生产关系没有随生产力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致使在这两个阶段的近30年间种子商品未能达到应有的发育程度。
9/3/2017
7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第三阶段:种子商品化快速发展。
该阶段是从1978年至1999年,经济背景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
1978年,国务院发布了97号文件,提出“四化一供(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专业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和以县为单位统一组织供种)”的要求,在县以上普遍成立了种子公司,种子商品生产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9/3/2017
8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主要标志:
①非主要农作物种子的计划管制取消,涉及面小、影响范围不大的瓜菜种子市场完全放开,实行市场调节;主要农作物种子仍实行计划供应,由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经营;通过瓜菜种子的市场化,加速了种子的商品化进程。
9/3/2017
9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②供需之间出现了经营服务环节,促进种子行业内部专业分工,适应种子商品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种子的产、供、需之间建立了专业化协作关系;
③种子加工业得以发展,使种子商品生产由重视量向重视质方面转变;
④货币形式在种子交换中占主导地位,种子商品发达程度提高。
9/3/2017
10
种子市场营销学(第二章)

第二章 种子商品化与种子市场1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