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诗词五首(观刈麦 赤壁 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 山坡羊 潼关怀古).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诗词五首(观刈麦赤壁过零丁洋己亥杂诗山坡羊潼关怀古)
观刈麦
 
【基础知识精讲】
一、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刈麦(yì) 荷箪(hè dān) 童稚(zhì) 饷田(xiǎng)
灼(zhuó) 秉(bǐng) 遗穗(suì) 吏禄(lì lù)
三百石(shí) 岁晏(yàn)
 
二、文学常识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市)人,唐代大诗人。少年时期,避乱江南。贞元十六年(800年)被贬为江州司马。后复任杭州、苏州刺史。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人之一。早年写的“讽喻诗”,如《秦中吟》、《新乐府》,比较广泛地揭露了当时各种弊政和民间疾苦。诗歌的风格深入浅出,以平易通俗著称。有《白氏长庆集》。

这首诗是元和二年(807年)作者任盩屋(今陕西周至)县尉时写的,是作者早期一首著名讽喻诗。
 
三、诗句散译
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日子,一到五月麦收时节就更加繁忙。夜来刮起暑热的南风,麦子熟透了,覆盖着田垄一片金黄。妇女们提着盛满食物的竹器,小孩子提着装水的壶罐跟在身旁,一起到田里去送饭,到那青壮年男子们收割麦子的南冈。收割麦子的人们脚下的泥土暑气熏蒸,脊背上烈日烘烤汗出如浆。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仍然没有感觉炎热,只顾珍惜夏日的天长抓紧收割。又见一个贫穷的妇女,抱着孩子在割麦者的身旁。右手拣拾漏掉在田里的麦穗,放进左臂上挎着的破旧的小筐。她看着我对我说了一番话,听了以后我心中为之感到悲伤:“家里的田地因为缴纳赋税已经卖光,只好拣点遗穗填充饥饿的肚肠。”我对老百姓有什么功劳和恩德呢?我未曾从事农田劳作,又没有养蚕植桑。每年却能得到三百石的俸禄,到年底还能剩有余粮。想到这里,心里实在感到惭愧,此情此景悬挂于心久久不忘。
 
四、名句欣赏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这是描绘农民在烈日下在田间艰辛劳作的句子。夏天,在田野上,农民顶着烈日劳动,脚下是被烈日熏蒸的暑气,阵阵往上冲,弯下的***背脊,被灼热的太阳光烘烤得油黑闪亮。在诗行中,流露出诗人的同情之感,怜悯之情,我们看见诗人的心弦被这艰辛悲惨的景象震动了、战栗了。
 
五、简析与鉴赏
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苦妇人怀里抱着孩子,左臂挎着破篮子,右手拾着人家遗留下来的麦穗。为什么要来拾麦呢?因为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强烈的讽喻意味,自在不言之中。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从而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白居易写讽喻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白居易是一位最擅长写叙事诗的艺术巨匠。他的叙事诗能曲尽人情物态,把其中所叙的事件写得曲折详尽,娓娓动听。而且,他的叙事诗里总是有着心灵的揭示,因而总是蕴含着感情。在《观刈麦》里,虽然着墨不多,但是却把割麦者与拾麦者在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而又痛苦的生活情景,描写得生动真切,历历如画。不仅写了事,而且写了心,包括作者本人的心和劳动人民的心。诗人的心弦显然是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振动了,战栗了,所以才提起笔来直歌其事,所以在字里行间都充满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像“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这样的诗句,里面包含着作者多少同情之感,怜悯之意啊!因而这首《观刈麦》在叙事当中是有着作者情的渗透、心的跳动的,作者的心同他所叙的事是融为一体的。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真实地写劳动人民之事的同时,还能够真实地写出劳动人民之心,尤其是刻画出劳动人民在某种特定情况下的变态心理,深刻地揭示诗的主题。《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的是卖炭老人为衣食所迫而产生的变态心理。《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同样也是一种变态心理。这类描写把劳动人民之心刻画入微,深入底蕴。诗中写

诗词五首(观刈麦 赤壁 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 山坡羊 潼关怀古)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4436165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