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门外谈诗词.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门外谈诗词
大家下午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门外谈诗词》,是拿我的短项和安师大的长项来切磋,这是一种带有***性的但并不恐怖的行为。我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求教。这是不是也反映了我的一些自私心理:如果我有什么长项可讲,譬如谈小说创作什么的,预备留到下次,以后我还可以不断地来安师大。所谓“门外谈”,就是因为它是我的弱项。我对中国传统诗词的阅读,大致保持在《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的水平上,但是我有兴趣,爱瞎琢磨一些问题,就是我说过的“野狐禅”。所以希望在座的真正的诗学专家能给予指导。我想就三个问题和各位同好们进行讨论:一是关于“诗言志”的问题;一是关于诗歌的寄托和它的含义;一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整体性与个人性。
先说“诗言志”。我觉得“诗言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和西洋的文论不同。西洋文论大体上就是“再现说”和“表现说”。“再现说”基本上是反映论:诗歌也好,其他的文学作品也好,都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就有一个著名的命题:“美即生活”。“表现说”则认为主要是自我的表现。“诗言志”不像是“再现说”,不像是“反映论”,也不像是“自我表现论”,因为“自我表现”什么都能表现,既表现“志”,表现“情”,也表现“思”,西洋文学还喜欢表现“欲望”。“诗言志”和“自我表现”有相通之处,但不太一样。我觉得孔子讲“兴”、“观”、“群”、“怨”更集中,因为“兴”、“观”、“群”、“怨”说包含了“表现”和“再现”的东西。“诗言志”不但指表达自我,而且有表现精神生活走向的问题――我的精神生活往哪里走,往什么方向去
;既包含着价值判断,也包含着审美判断――我倾向于什么,喜欢什么,因为“志”就是“志趣”。当然“志”也可以再现,因为“志”也可以是“县志”、“人物志”的“志”。
“志”不是绝对的,有许多诗,不太好分析它是言什么志,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有点“志”,就是返归大自然。不过确实有许多动人的诗表现了诗人的精神走向。这里举一些最简单的例子。杜甫,很有仁者之风,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眼前何时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里的“志”很容易理解,我不作解释。李白那些脍炙人口的诗,也表现了他的精神上的一些走向。如“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有点儿说大话――李白喜欢说大话,说大话也不见得坏,既无损于别人,也不会给他带来虚名和多少实惠。中国诗里说大话非常多,这与“诗言志”的观念有关――“志”越大越好,不是越小越好。这两句诗很乐观,很自信。实际上,“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一种人生,“天生我材没有用”也是一种人生,“天生我材不得用”也是一种人生,“天生我材更倒霉”也是一种人生,“从来才命两相妨”也是一种人生,“文章憎命达”同样是一种人生,但到李白这儿是“必有用”。这个大话说得很好,对人有鼓舞作用。李白诗多表达这种东西,如“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更是说大话了,其实他虽不是蓬蒿人,跟蓬蒿人也差不多,他没有看透这一点。
我举一个李商隐的例子,因为我冒充李商隐诗歌的爱好者已达十余年了。李商隐的诗不大容易看出“志”,它有一种弥漫性和惶惑。“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这是达到了极致的境界,既是“物境”,也是“心境”;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李商隐多少有点儿唯美,他能够把悲哀、失望、惶惑乃至于颓废变成非常美的东西。人生有很多消极的东西,就好比病毒,对于大多数人来讲,它有毒化精神的作用,但经过唯美处理以后呢――就好像是病毒经过培养、稀释――就不再是毒害而是丰富你精神的东西,它可以增强你的免疫力。李商隐和别人不同,他喜欢用“金”啊、“玉”啊这些很贵族很繁复的语言来表达那些最悲哀的情绪。没有经过这种“免疫”处理的,就好比一出门就碰到一件很悲哀的事,譬如一个好朋友死了,或是一场车祸,或是一个人吊死在你眼前,你会觉得非常晦气,一天的情绪都很低落。但是,经过“免疫”处理就不一样了。同样是出门碰到丧事,如果治丧者请你修改一首非常漂亮的追悼死者的诗,你对文字、章句的爱不释手、爱不释目就会减轻你对死亡的痛苦,使这种痛苦变得比较能够忍受。我讲《红楼梦》时,常举一个例子――《宝玉探晴雯》,这也是一出非常有名的梅花大鼓的段子。晴雯死了,大家非常痛苦,贾宝玉尤其痛苦,他作了一篇《芙蓉女儿诔》,在那儿读,被林黛玉听见了。黛玉说作得非常好,但“芙蓉帐里,公子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几句词应该改一改。宝玉改了一个词儿,林黛玉又感到这个词儿是针对她的,忽然变得非常难过。这里写的就是把一件十分悲哀的事审美化、文字化、语言化、文学化,变成一种纯美的东西,使得人和悲哀之间有了一种间离的感觉。这个问题比

门外谈诗词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t83088549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