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B 添加义项?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此词条由挂号网提供专业内容并参与编辑,经中国健康教育卫生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专家审核。心脏骤停即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心脏骤停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严重缺氧、缺血。临床表现为扪不到大动脉搏动和心音消失;继之意识丧失,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若不及时抢救可引起死亡。一般认为, 心脏停搏 5~ 10s 可出现眩晕或晕厥, 超过 15s 可出现晕厥和抽搐,超过 20s 可出现昏迷;若心搏停止超过 5min 常可造成大脑严重损伤或死亡, 即使复跳也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最危重的急症, 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症状体征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具有上午发生率增高的节律变化。上午发生率增高可能与病人此时体力和精神活动增加有关, 心肌缺血、心室纤颤及血栓形成等危险性增高是上午易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可能原因。猝死发生前病人可无任何症状, 甚至可无明确器质性心脏病史。约半数以上的猝死病人在 2 周内常有胸痛、心悸、恐惧、渐重的疲乏无力等先兆症状。心脏丧失有效收缩 4~ 15s ,即出现临床体征。主要有:突然意识不清或抽搐,呼吸迅速变浅、变慢或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心音消失,瞳孔散大,皮肤出现发绀,神经反射消失, 有些病人在睡眠中安静死去。心电图检查可发现 PQRS 波消失而出现粗细不等的室颤波形, 或心电图呈缓慢畸形的 QR S 波,但不产生有效的心肌机械性收缩,心室停搏心电图呈直线或仅有房波。用药治疗 1. 心脏骤停发生后最主要的抢救措施是及时正确地进行心肺脑复苏。心肺脑复苏(cardiopulmonary-encephalic resuscitation , CPR) 是针对心脏骤停,旨在尽快建立有效循环, 提高心输出量, 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研究表明, 心脏停搏时间越长, 全身组织特别是脑组织经受缺氧的损害越严重, 维持生命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 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的关键, 是开始抢救时间的早晚。据统计, 心肺复苏成功的病例 64% 是在心脏停搏后 4min 内急救的, 因此提出抢救心脏骤停的最佳时机是在心脏停搏后 0~ 4min 内。而心脏停搏大多数发生在院外, 既无药物, 又无抢救设备, 因此就地、就近立即组织抢救, 切忌观望等待或远距离转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整个复苏抢救过程大致可以分为 3 个阶段:一是基本的生命支持;二是进一步的支持生命活动, 争取恢复心跳; 三是复苏后处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 其处理原则大致相同, 首要任务是尽快建立有效循环, 保持呼吸道通畅, 提高心输出量, 给予有效的生命支持。在现场一无药物、二无设备的条件下,一般可先按照 Gordon 等提出的 A、B、C、D 方案进行抢救。即呼吸道(airway , A) 保持通畅,进行人工呼吸(breathing , B) ,人工循环(circulation , C) ,在建立有效循环和人工呼吸的基础上,再转院或确定进一步治疗(definite treatment , D) , 处理心脏复跳后的各种后遗症及原发病。心脏骤停的复苏处理大致可分为 3 期。(1) 第1 期:基本的生命支持: ①胸外心脏按压法: 是现场抢救最基本的首选方法, 必须立即进行, 且效

心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