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为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三性”统一的目标而采取的经营管理方法。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随着这个矛盾方式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经历了资产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三个发展阶段,目前正向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演进。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商业贷款理论
资产可转换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资产管理思想
负债管理思想
资产负债
综合管理思想
购买资金
净利息正差额
正的资本净值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一节 银行资产管理理论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所强调的都是单纯的资产管理理论,该理论是与当时银行所处的经营环境相适应的。在资产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不同的主要理论思想—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以及三种主要的资产管理方法—资金总库法、资金分配法和线性规划法。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资产管理理论
演进:
商业贷款理论
资产转移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影响因素:经济金融环境变化、主流理论变迁
资产管理,就是通过安排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资产方的各个项目所进行的管理。
包括现金、证券和贷款等资产进行最佳组合,以增加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
经营背景:存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贷款是主要的资金运用项目,金融市场发育程度较低。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一)商业贷款理论 (真实票据理论)
背景:商业银行发展初期,18世纪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有表述。
主要思想:认为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因此商业银行在分配资金时应着重考虑保持高度的流动性。
以活期存款发放,基于商业行为的短期自偿性贷款(贷款随商品周转、产销过程完成,从销售收入中得到偿还)
强调短期贷款一定要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用真实商业票据作抵押。
确定了现代银行经营理论的重要原则
主要有三个局限性:重流通轻生产,忽视了存款的相对稳定性,可能助长经济波动。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二)资产转移理论  
背景:由莫尔顿于1918年提出。
理论思想:银行流动性强弱取决于资产迅速变现能力,因此保持资产流动性的最好办法是持有可转换(即变现能力强)的资产。
贡献:银行家对流动性认识上的突破,扩大了资产范围,增加了资产经营弹性
局限:可转换资产的变现能力受市场需求条件的制约,一旦市场低迷,资产的转换就可能困难。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三)预期收入理论
背景:二战以后由美国普鲁克诺于1949年提出。
基本思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态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贷款的按期还本付息,无论是短期贷款还是可转让的证券,其偿还能力或变现能力都以未来收入为基础。即,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而不是贷款的期限长短。
贡献:深化了银行家对贷款清偿的认识,资产运用向中长期发展,盈利能力有所增强
局限:借款人预期收入受市场影响会出现偏差,难以把握。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二、资产管理方法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第八章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umumeiying
  • 文件大小421 KB
  • 时间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