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王阳明的心学.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
王阳明像
2
圣贤像赞·崇祯版
3
1、王守仁的心学是明代儒学的主流,也是宋明理学中与朱熹并立的一个高峰。
2、他能在朱学的统治下登高一呼,天下向风,是因为他的学说体现了宋明儒学将天理向人伦日用落实的指向。
3、他之所以背弃朱学,敢于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主要是以其凡事“求之于心”的道德实践为支持。
一、王守仁心学界定
4
二、王学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一)天理的困窘
1、1449年土木之变后,明王朝由盛而衰,各种潜伏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
(1)土地兼并日趋严重。“郡多士大夫,士大夫有多田产,民有田产者无几耳。”
(2)农民的地租、赋税日益严重。“有今完租,而明乞货者。”
(3)远离家园,形成流民。社会矛盾激化
5
(4)农民起义爆发,“重开混沌之天。”
(5)程朱理学面临严重挑战。以天理作为外在的强制,只能招致强烈的反感。
(6)宦官专政是明代的突出问题。王振、王直、刘谨相继干政。
①宦官当权,朝政乌烟瘴气
②内阁制的确立,官僚之间倾轧严重
③皇室与藩王之间的冲突加剧。
6
凡此种种,与正统理学的规范是格格不入的,但是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彼此倾轧的统治阶级成员,在形式上几乎都是程朱理学的信奉者。
(7)深刻的社会危机与程朱理学在挽救危机上的无力,迫使封建思想家在天理之外另辟蹊径。
7
①王阳明对于这种社会危机,产生了一种深重的历史失落感
“今天下波颓风糜,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王文成公全书》)
夫今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薄由于学术之不明。”《全书》
②学术不明:没有在理论上解决普遍之理与个体意识的关系。
③社会危机的产生,与人的行为与天理相脱节有关。
8
④天理之所以未能成为制约人们的实际规范,并不在于天理本身不合理,而在于它没有与吾心融为一体。
案例:拟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
案例:法律对官员饮食的规定。
案例:八荣八耻。
⑤普遍之理只有与吾心结合起来,转化为内在的道德意识,才能规范主体的行为。
9
总结:正统理学着重于向个体颁布外在的普遍道德律令。
王阳明则试图将这种道德律令与个体的内在道德意识融合为一体。
(二)新的社会经济因素的折射
1、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始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2、资本主义因素的出现对整个社会生活及其意识形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制约作用。
10
(1)顾炎武:“逮至正德末,嘉靖初则稍异矣,商贾既多,操资交接,起落不常。能者方成,拙者乃毁,东家已富,西家自贫,高下失均,锱铢共竞,互相凌夺,各自皇张。于是诈伪萌矣,纷华染矣,靡汰臻矣。(《天下郡国利病书》)
(2)王阳明比较敏锐的注意到了上述现象,深感不安。
“盖至于今,功利之毒沦浃于人之心髓”

王阳明的心学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99 KB
  • 时间2018-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