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doc:..2016-11-0401:59:57社会科学2016年8期叶晔表1 明代环太湖地区词人词作之地理分布的已有研究成果作者统计方法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余意以籍贯统计词人212767710412531孟瑶以籍贯统计词人307113**********苏州市上海市无锡、常州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汪超以籍贯统计词人287106**********以籍贯统计词作3334132894221103865566摘要:明清词的发展,较之其他文体,更能体现江南文学的地域凝聚力和影响力。而对江南词学版图的研究,必须有清晰的层次感。既要对“坏太湖词圈”的内涵、外延及形成时间作岀明确的界定和阐述,又要摆脱静态、整体的思维定式,考察“环太湖词圈”的内部变化机制,及其中心从杭州至苏州再至嘉兴的移动、发散之势。,探究这一文学地理现象背后的思想演变理路,即元明词人的创作身份从士人向市民的转移。而淸初词人对此的回应,一是在词风、词境的重塑上,作复倡雅正之努力;二是顺应阶层下移、散点分布的词学发展大势,这两点在词学地理上皆有所反映。关键词:江南词学;环太湖词圈;动态化;市隐词风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0257-5833(2016)08-:叶晔,浙江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浙江杭州310028)在词学研究领域,向有“环太湖文化区”的概念,学界普遍认为,这是吴熊和先生在1995年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词学讨论会上首先提出的。然而,我们细读吴先生的论著,发现他除了在《(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一文中提过“(清初)词派在地域匕有共同性,主要出于环太湖地区与江南运河两岸的一些相邻州县”外,并没有明确、系统的概念界定。此后,不少有关明清词研究的论著,皆对此思路有所借鉴。如李康化《明清之际江南词学思想研究》论江南词人的文化生态,张仲谋《明词史》论明代女性词人的占籍情况,余意《明代词学之建构》论吴中作为明代词学的中心,都使用过“环太湖”这一地理表述。特别是沈松勤的《明清之际太湖流域郡邑词派述论》一文,专门讨论了太湖流域郡邑词派的形成原因及其词史意义。以匕成果,当然是对吴说的继承和发扬,但吴先牛•从未对这一概念作出时间、空间及学术内涵上的清晰定义,而后续的使用却颇为频繁,以致相关观念II渐成为一种思维上的惯****缺少实质性的学术廓清。这对明清词研究及地域文学研究来说,其实是一个不小的困局。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以往词学界对“环太湖”概念的使用,不仅在空间层面没有整约的划定,还缺少时间层面的变化呈现。如果说前者指向的是“坏太湖词圈”Z概念界定的粗糙现状,那么,后者指向的则是“环太湖词圈”之研究思维的定式化。这种思维定式,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将“环太湖词圈”视作一个静态不变的整体,对其内部耍素的动态变化缺少必耍的考察。有鉴丁•此,本篇的主要戸的,是在清晰界定“环太湖词圈”之内涵、外延的基础上,考察此“词圈”内部的变化机制及趋势,以更好地认识“环太湖词圈”这一地理概念的深层词史意义。一、有关“坏太湖词圈”的内涵、外延及形成时间众所周知,南宋以后,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日盛,特别是晚明至清,地域文学呈现多方面的繁荣。故从整体文学的视野來看,所

江南词学版图与“环太湖词圈”的动态考察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8 KB
  • 时间201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