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国音乐史.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国音乐史被后世儒家奉为雅乐的最高典范的六代之乐分别是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葛天氏之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箫韶》是一部反映原始社会最高水平的乐舞,出现于舜时期,孔子曾给予其“尽善尽美”的高度评价。《弹歌》是描写黄帝时期狩猎生活的原始乐舞,“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击石拊石,百兽率舞”是对皇帝时期音乐家夔典乐的描述。六代乐舞产生的时代即祭祀的对象:《云门大卷》黄帝祭天神《大咸》尧祭地神《九韶》舜祭四望《大夏》禹祭山川《大濩》商祭先妣《大武》周祭先祖西周时期按等级的不同,规定所实行的用乐规模。皇帝“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原始乐舞的概念是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先秦时期称之为“乐”。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是骨笛。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建立与西周时期。西周时期音乐的等级化主要体现在“佾”和“乐悬”制度两个方面。周朝的乐官之长称为大司乐。后世将其作为周朝音乐机构的代称。《韩诗外传·卷五》中记载,孔子曾向卫国乐师师襄学****琴曲《文王操》。“楚辞”是指战国时代,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在音乐上称“楚声”,也叫“南音”。《九歌》是最能体现“楚辞”特色的作品,共十一首歌曲。《荀子·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中国古代根据乐器的不同制作材料,分为八类: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即“八音”。《吕氏春秋·古乐篇》有“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关于作律的传说。“三分损益十二律”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依次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冼、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伶州鸠是周景王时期的著名乐官,造诣精深的律学家,其言论中有倡导“平和”的音乐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确立的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是三分损益法,记载于《管子·地员篇》中,它是我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据《列子·汤问》记载,歌手韩娥的歌声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给人以十分难忘的印象。我国十二乐音体系中最早具有半音音阶关系的一套完整的特大型定调乐器是曾侯乙编钟。《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保存了由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五百多年间各类音乐作品的歌词305首。包括风,十五国风,共有160篇;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颂是祭祀宗庙祖先的乐舞,共40篇。包括周颂(西周)、鲁颂(鲁国)、商颂(宋国),是当时三个文化中心的传统乐舞。郑国乐师师文,琴瑟技艺出众,有丰富的音乐内心世界。提出了“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的观点。春秋时期鲁国乐师师乙,提出了著名的有关声乐技术的见解“上如抗,下如坠。”战国时期民间音乐家秦青,演唱技艺高超,“声振林木,响遏行云”.韩娥是战国时期“声情并茂”的民间歌手典范,史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墨子从实用功利角度出发,对音乐持否定态度,提出“非乐”主张。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美学著作是《乐记》,集中地反映了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认为“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的儒家音乐代表人物是孟子。秦汉朝廷设置的音乐机构是乐府。协律都尉是乐府机构最高领导人。李延年根据胡曲《摩珂兜勒》改编了新

中国音乐史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z_198613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