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析武周时期的商业.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析武周时期的商业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武则天统治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如何,当前学术界观点不一。一种观点认为,当时的商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保持了贞观之治时期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从而为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架起了桥梁。另外一种观点则否认了武周时期商业的发展。本文试图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客观地认识和评价武周时期的商业发展水平。一、武周时期的商业繁荣概述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唐朝前期的经济形势呈“U”字形,即贞观、开元时期是高峰,武周时期则是低谷。这种观点颇为流行,成为某些学者否定武则天的主要依据。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的经济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商业繁荣,从而为连接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架起了桥梁。武周时期的商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市”、“行”的增加和城市贸易的发达武周时期商业繁荣突出表现在“市”、“行”的增加。唐朝初年,长安有东西二市,是当时商业的主要集中场所,东市“市内货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西市“市内店肆如东市之制”。到了武则天统治时期,由于生产的发展,旧市已不能满足商业交易的需求,为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当时政府采取了增加新市场和扩大旧市规模的方式。天授三年(692),武则天下令在神都洛阳增置西市。唐代洛阳城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当时并无外城郭。长寿二年(693),武则天命宰相李昭德增筑外郭城,“城内纵横各十街,凡坊一百十三,市三”,使洛阳成为武周时期名符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外,天授元年(690)武则天下令设置北都(太原城)。两城(都城、东城)之间的中城,是武周时期所筑的,用以连接东城。当时“行”的数量在唐初的基础上也有所增加,考古资料所见洛阳古阳口外悬崖龛内的一石刻,上面镌有“香行社”的社管、录事及常行师等共41名,并有“社人等一心供养。永昌元年(689)三月八日起手”字样。这是现今所知较早的行的资料。“市”、“行”的增加,极大的促进了当时城市贸易的发展,据史书记载:当时“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洪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还,昧旦永日”。(二)商人数量明显增加,商人阶层更加广泛武则天并未对商业采取抑制的措施,而是采取了农商并重的方针,并收到良好效果,经商人数迅速增多,商人阶层同以往相比更加广泛,主要表现在: 第一,农民经商之风空前兴盛。随着均田制的破坏,大量的自耕农失去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只好背井离乡,或者重新成为半自耕农或佃农,或者去从事工农商,加入小商小贩的行列。这种情况在高宗武后时已很明显。永隆二年(681),高宗说:“如闻游手堕业,此类极多,时稍不丰,便致饥馑。”中宗时宋务光大呼:“稼穑之人少,商旅之人众。”睿宗文明元年(684),命地方官吏注意防纠“惰于农作,专事末游”的农民。中唐以后,弃农经商之风更盛。第二,官僚贵族经商之风十分盛行,许多王公大臣经营邸店、质库、车坊、水硙等业。隋及唐朝初年,朝廷三令五申,禁止官吏经商,官吏经商的人数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武周时期官吏经商人数日渐增多,到唐玄宗时这一现象更加普遍,以至唐玄宗不得不一再颁布诏令禁止,如(开元二十五年令)诸王公主及宫人,不得遣亲事帐内邑司、奴客部曲等在市兴贩及邸店沽

简析武周时期的商业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qingyong12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1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