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范文 借题发挥,激扬思维.doc.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借题发挥,激扬思维
王素旦常州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教育集团 213000
【摘要****题是新授课中知识技能得以及时巩固的保障,是练****课中的绝对主角,是知识由点成线,形成网络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学生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精心设计,精心营造,通过多种途径充分挖掘****题价值,借“题”发挥,激扬起学生的思维,提升其思维的品质。本文将提出一些拙见,以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题,设计策略, 思维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是一个把教材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认知的过程。[1]而实现这一过程,仅仅依靠新授例题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练****激活原有知识,使新知旧识沟通联系,让学生能整体把握知识的结构,进而在已有知识领域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迁移,拓宽知识面,完善认知结构。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练****不仅在整个教学时间和内容安排上占有很大比重。而且课堂的练****并非是对新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它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获得反馈信息,检查学生独立学****数学的能力的手段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措施,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邱学华老师曾说“一堂数学课上得成功与否,与练****的设计关系极大。”因此如何精心设计,精心营造,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高练****的有效性成为当下不可避讳的重要话题。我们需要适时地借题发挥,小题大做,激扬学生的思维。
观察类比引向深刻
思维的深刻性,又叫抽象逻辑性,是指思维活动揭示事物本质的层次和现象之间联系的广泛深入程度。常被认为是抓住事物本质特征的重要标志。而小学生的由于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思维的概括能力较弱,思维处于表层,容易被外部的事物表象所干扰。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低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切实有用的基本的思维方法。
本案例来自《乘加乘减》教学,由于其例题(苏教版数学书P11)中数据的特殊性。而教材中对于乘减的要求如下:学生想不到的方法(比如乘减),不必强加给他们。因此有的教师,对于乘减的处理就只是在个别学生提出的基础上,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即便是有老师联系情境图进行理解。思维有差异的学生会因为数据的特殊性误打误撞的认为,3
×4+2和4×4-2中两个2是相同的。而有些学生则对于这两个2是否相同和为何后者成了4×4是有些模糊的。因此不仅在教授例题中需要我们浓墨重彩提倡多种方法解决问题,通过交流拓展思维空间,开阔学生的思路。同时也要在观察对比中沟通个方法间的联系。而且在想想做做中我们更加可以做细做深做精致。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刻。
想想做做1中学生独立完成后,追问:“还可以怎样列式?”这一追问并非是有意拔高而是体现分层,满足不同学生需求。反馈:5×3-1、5×3-2。辨析:说说分别是怎么想的?可以看出5×3-1只是对原有例题的简单模仿。而追问想法理由可以让5×3-2借助具体算式具体情境,深入理解乘减的意义,发展一部分学生。再此基础上进行本题和例题间乘加乘减的类比:仔细比较例题中一个是+2一个减2;而本题中一个加1,一个减2;加的和减的意义相同吗?之间是不是有联系?交流讨论后得出:即便是有时加的数与减的数相同,两者的意义不同,但两者之间有联系,加的和减的合起来正好是一份?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中明确乘减就

小学教育论文发表范文 借题发挥,激扬思维.doc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huhl09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