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1、六书:是汉代人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2、象形:是通过描摹词所概括的客观实体来表达词义的造字法。3、指事:是用指示性符号来表现词所概括的客观事物或抽象概念造字法。4、会意:是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表意符号以表达新义的造字法。5、形声:是以声符表示词的读音、形符表示词义范畴的造字法。6、假借:是利用字的同音关系,借用别的词的书写形式以记录新词的用字法。7、古用今废词:是指词汇在新陈代谢中被历史抛弃了的词。8、古今通用词:是指在汉语史上生命力很强的、一直流传至今仍活跃在口语或书面语里的词。9、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的意义,是指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的意义。10、词的引申义:就是由本义直接或间接引伸出来的意义。11、假借义:是从音同音近字的假借而产生的意义。12、单音词:是一个音节代表一个词,在书面语里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词。13、复音词:具有两个或几个音节的词就是复音词。14、同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素构成,其意义是一个词素的意义为主,另一个词素起辅助作用。15、偏义复词:是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互对举的词素组合而成,其中一个词素的意义成为该复合词的意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16、单纯复音词:从音节上说,它属于复音,而就结构上说,它又是具有一个词素的单纯词。、合成复音词:由两个或几个词素按照一定的构词方式组合而成的复音词。、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19、名词活用为动词:古代汉语当表示同某事物或方位处所等有关的行为变化时,常常使用表示这一事物、方位处所的名词来表示,这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20、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21、数量词活用为动词: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22、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和语译。23、动词的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发出这个动作。24、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25、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26、意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语译。2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28、名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29、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为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30、对动词用法:所谓对动用法,动词和宾语的关系,是对宾语而动,可以用“为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理解。31、判断句:是指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对主语做出判断,表示主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的句子。32、被动句:是指主语和谓语的关系是被动关系的句式。33、传:秦汉之际,把《周易》、《尚书》、《诗经》、《礼记》、《乐记》、《春秋》称作“经”,把解释经书的叫做“传”。“传”就是对“经”的解说。34、正义:解释经传而得义之正者称为“正义”,“注”、“说”有时也可称为“正义”。35、“疏”:“疏”是相对“注”而言的,在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作注就叫做“疏”。“疏”是对注的解释。36、笺:“笺”本来是对传的阐发和补充,后来只指注解的意思。37、注:“注”指对古书的注解,狭义的“注”只指注解,而广义的则包括传、笺等。38、39、40、41、章句:解说古书的一种方法,除解释字词外,还串讲文章大意。集解:选取各家注解通释经传的叫“集解”。曰,为,谓之:释义术语,用来分别同义词和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谓:释义术语,放在被解释的词后面,用它后面的话说明前面词语所指的范围或比较、影射的事物。42、貌,之貌:释义术语,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说明被释的词表示事物某种性质或状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样子”。43、 犹,犹言:释义术语,表示注释与被释词语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只是近似。往往用近义词作注,或用引申义训释本义。44、 之言,之为言,之犹言:声训术语,被释词与注释词在声音上相同或相近,在意义上相关或相通。.45、 读为,读曰:注音术语,一般是用本字来注假借字。被注字在术语之前,注释字在术语之后。古代汉语名词解释文字:记录

古代汉语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hijijielong001
  • 文件大小27 KB
  • 时间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