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因果关系分析.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因果关系分析: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 2011-11-14 04:54:00| 分类: 劳动人事法规及基| 标签: |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乐乐: 甲追杀乙, 乙慌不择路, 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汽车撞死了。甲是否要对乙的死亡负责?又如,甲有杀乙的故意,开枪射击,乙受伤而住院, 当晚医院失火,乙因火灾而死亡。那么甲的枪击行为与乙之死亡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 如甲欲用毒药毒死乙,乙在喝下毒药毒性尚未发作之前,被仇人丙枪杀等。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作者:马桂芳 2010-09-10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换言之就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决定与被决定、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根据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一个只对其危害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因此, 如果发生了某一危害结果, 想使某人负刑事责任, 就必须先判定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但并不是有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必然负刑事责任; 因果关系只是负刑事责任的前提。根据通说, 以原因行为的单复或在因果发展过程中介入新的原因,表现为简单的因果关系、复杂的因果关系和中断的因果关系三种基本形式。其中, 中断的因果关系的判定依据,就是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一、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的概念和特征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是指在先行行为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过程中,介入了第三人行为、被害人行为、行为人的第二次行为或者自然事件, 从而引起因果关系可能发生异常变化情况。介入因素不仅能直接产生了结果, 而且可能使原先行行为与结果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当然, 这种联系是不确定的, 视具体情况决定。如甲追杀乙, 乙慌不择路, 在逃跑的过程中被汽车撞死了。甲是否要对乙的死亡负责?又如,甲有杀乙的故意,开枪射击,乙受伤而住院,当晚医院失火, 乙因火灾而死亡。那么甲的枪击行为与乙之死亡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 这些问题的解答,都有赖于对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的研究。综合以上的概念界定和举例说明,可以归纳出因果关系的介入因素具有以下特征: (一)先后性在有介入因素的情况下,必然存在两个行为,且两个行为具有先后性,并非同时出现。在先行行为与因果关系之间出现的介入因素, 既可以是第三人行为、被害人的行为, 也可以是行为人的第二次行为或者自然事件。(二)直接性在有介入因素的情况下, 介入因素直接导致了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与危害结果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和必然联系,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是间接联系与偶然联系。在介入情况下的刑法因果关系中,先行行为不是直接导致最后的结果,而是由介入因素引起危害结果,先行行为通过介入因素而间接发生作用, 所以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必然的或直接的因果关系,而是偶然的联系。(三)或然性或然性是指, 在有介入因素的情况下, 先行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被中断的可能性。在多数情况下, 虽然出现了介入因素, 但介入因素本身不具有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决定性原因力, 即仍是有先行行为造成了危害结果, 介入因素只是起辅助作用, 不具有决定性。当然, 在极少数情况下介入因素也有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即中断先行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如甲欲用毒药毒死乙, 乙在喝下毒药毒性尚未发作之前, 被仇人丙枪杀。此时我们就认为甲与乙的死亡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其

因果关系分析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