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会写1个生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在理解古诗诗句的基础上,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学****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了解古诗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记忆再现,回顾诗句的内容。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古诗,它的题目是《登鹳雀楼》。愿意和教师一起背诵这首诗吗?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古诗的方法是什么?
解诗题,知作者,读正确,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感情
读,熟成诵。首先我们来“解诗题。”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省的永济县。因为经常有一种形状像鹤的鹳雀鸟停留在上面,所以叫做鹳雀楼。楼一共三层,在楼上可以望见雄伟的中条山和浩浩荡荡的黄河,是当地的名胜。
(2)学****鹳”字。书空写“雀”字。上下结构,小字头,下面的隹zhui,指短尾鸟的总称。
(3)登鹳雀楼的意思就是登上鹳雀楼。接下来我们要“知作者。”
(4)王之涣:字季陵,晋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其冠世诗作《登鹳雀楼》几乎成了唐诗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句。
(一)过渡:既然这首诗这样有名,教师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其他同学边听边想,眼前能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读诗。



?
(二)、理解诗句的意思。
过渡:想一想,学****古诗,我们除了要把古诗读得正确了,接下来“明诗意。”(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语文书的注释以及查找的资料,试着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然后以学****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
三、精读古诗。
(一)品读第
一、二行诗句。
,看,我们现在已经登上二楼了,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景吧。(看课件)
2、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
(1)山
A这是怎样的山?
B山怎么样呢?(一座挨着一座。)教师送给大家一个词语:连绵起伏160;连绵起伏的群山
160;160;160;(2)日
这是怎样的太阳呢?
红红的(像红气球,像红灯笼),你说了太阳的颜色。
圆圆的(形状)
发出了亮光,(但一点儿也不刺眼),古诗中,有一个词语就写了这美美的,红红的、亮亮的太阳,谁找出来了。读一读“白日”。
傍晚的太阳怎么样了呢?(落下去了)
怎样落下去的呢?(慢慢的,靠着群山),书上哪个字是表示“靠着、挨着”的意思?(依),
哪个字表示落下去?(尽)
那谁能完整地描述一下这一画面。
“白日依山尽”
(1)啊,看到了红红的夕阳,挨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慢慢的落下去,最后消失了,看不见了,我们忍不住吟颂到:“白日依山尽”
(2)个别读。
评价:通过你朗读的白日,让我仿佛看到了一轮圆圆的、亮亮的红日,多美呀。
从你读的“依山”让我感受到了太阳靠着山头,多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登鹳雀楼教案设计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琥珀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