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doc


文档分类:研究生考试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6 题,共 30 分) 1 .教育 2.“苏格拉底方法” 3 .心理发展 4.“致良知” 5. 1922 年“新学制” 6. 1944 年《教育法》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 题,共 40 分) 1 .试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培养途径。 2 .试述教学的任务与过程。 3 .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与特点。 4 .试述德育的内容与过程。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 题,共 80 分) 1 .试论述教师素养的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及途径。 2 .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3 .试评述建构主义学****理论。 4 .试评述杜威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010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6 题,共 30 分) 1.【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 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 2. 【解析】“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 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 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 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 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 承认自己的无知; 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 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 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 3. 【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 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大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 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 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 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4.【解析】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理”存在于“心”中,“心即理”;“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然而,“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 由于受物欲的引诱, 会受昏蔽。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 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 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5.【解析】 1922 年 11月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这就是 1922 年的“新学制”,或称“壬戌学制”,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

2016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来自淘豆网www.taodocs.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ngzhidaol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20